[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巷道挂中线定位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2985.6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4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闫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世平 |
主分类号: | G01C15/08 | 分类号: | G01C15/08 |
代理公司: | 14109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地址: | 032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棒 棒体 煤矿井下巷道 本实用新型 齿盘 井下 棒体外表面 定位准确 倒钩 吊挂 均布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煤矿井下巷道挂中线定位棒,属于井下挂中线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吊挂方便,定位准确的挂中线定位棒;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煤矿井下巷道挂中线定位棒,包括棒体,棒体下部设置有齿盘,齿盘与棒体相连,棒体外表面均布有倒钩;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井下挂中线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巷道挂中线定位棒,属于井下挂中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时,根据勘察及设计图纸,必须掌握巷道掘进的前进方向,这就需要在巷道内标注中线点并吊挂,传统的吊挂中线的方法是根据全钻仪坐标测量出中线、腰线点后,用锚杆机或风动钻机在巷道中打眼,然后将木桩打入钻眼中,然后在木桩下表面确定位置,在指定位置上打入一颗铁钉子,然后将工程线拴在钉子上,工程线下方吊挂重锤,然后使用激光仪照射在重锤上,从而确定巷道的走向,这种方法需要现场作业人员还需要根据钻眼的直径,对木桩进行修整,方可打入钻孔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需要不断的调整定位铁钉,操作不方便,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吊挂方便,定位准确的挂中线定位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煤矿井下巷道挂中线定位棒,包括棒体,棒体下部设置有齿盘,齿盘与棒体相连,棒体外表面均布有倒钩。
所述的棒体、倒钩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棒体、齿盘、倒钩材质为塑料。
所述的棒体为圆柱形棒体。
所述的齿盘与棒体呈T型。
所述的棒体直径小于齿盘直径。
所述的棒体与齿盘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棒体表面布置有倒钩,可以方便的插入钻孔中,稳定性好,防止在重力的作用下棒体脱落,棒体下部设置齿盘,工程线栓在棒体上,根据不同的位置,穿过不同位置的齿槽中,找位方便,吊挂快速,不需要根据计算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棒体、2为齿盘、3为倒钩、4为工程线、5为重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巷道挂中线定位棒,包括棒体1,棒体1下部设置有齿盘2,齿盘2与棒体1相连,棒体1外表面均布有倒钩3,棒体1、倒钩2为一体式结构,棒体1、齿盘2、倒钩3材质为塑料,棒体1为圆柱形棒体,齿盘2与棒体1呈T型,棒体1直径小于齿盘2直径,棒体1与齿盘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棒体插入钻孔中,将工程线拴在棒体上,确定好位置后,将工程线卡在相应的齿槽中,下方悬挂重锤,不需要单独定位钉子找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方便的调整中线的位置,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定位准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世平,未经闫世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2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测绘精密标杆
- 下一篇:一种棱镜杆的组装式延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