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滤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5517.4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7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静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道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道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滤水结构,包括透水面层,所述透水面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下表面设置有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底层,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底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鹅卵石蓄水层,所述鹅卵石蓄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级配碎石滤水层。该海绵城市道路滤水结构,通过透水面层可以对雨水等进行渗透,进而使水分别透过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和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底层,然后使鹅卵石蓄水层和级配碎石滤水层对水进行初步的过滤输送,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对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通过输送管将过滤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箱内进行存储以备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道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滤水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等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目前在海绵城市中,滤水结构是最重要的结构之一,雨水的渗透、过滤功能与滤水结构有极大的关系,滤水结构直接影响了海绵城市的功能。在现有技术中,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的发展,透水性路面受到青睬,但是现有的透水路面缺少滤水功能,雨水夹杂着杂质流入城市地下水系统,从而影响海绵城市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滤水结构,可以对海绵城市道路的透水过程增加滤水结构,进而可以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保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滤水结构,包括透水面层,所述透水面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下表面设置有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底层,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底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鹅卵石蓄水层,所述鹅卵石蓄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级配碎石滤水层,所述级配碎石滤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灰土层,所述灰土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素土层,所述素土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路床,所述透水面层的右侧设置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的左侧底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水箱,所述滤水箱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输入孔,所述输入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在输入孔内侧,所述滤水箱的右侧壁上设置有输出孔,所述输出孔的内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与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顶部穿过滤水箱的右侧壁伸出至滤水箱的上表面,所述拉杆顶部设置有拉环,所述输出孔的右侧设置有过滤芯,所述滤水箱右侧连通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右侧与储水箱左侧顶部连通,所述储水箱的右侧底部连通设置有排出管。
优选的,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土层内部含有抗开裂纤维,所述高强纤维透水混凝底层内部含有抗冻纤维。
优选的,所述输入孔和输出孔均设置有多组,且输入孔内部均设置有两组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拉杆滑动连接在滤水箱右侧壁上,所述拉环活动连接在拉杆顶部,所述过滤芯可拆卸连接在输出孔右侧。
优选的,所述排出管上连通设置有阀门,且排出管右端与输送泵的输入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滤水箱顶部连通设置有溢水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滤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静,未经李小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5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固定功能的彩钢板用转角板
- 下一篇:一种LNG运输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