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烹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5524.4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比乐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32;A47J36/3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烹饪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烹饪装置,包括至少一台智能炒菜锅(1)、控制装置(2)、菜谱服务器(4),控制装置(2)通过网络与智能炒菜锅(1)连接,控制装置(2)通过网络与菜谱服务器(4)连接,控制装置(2)将从菜谱服务器(4)接收的菜谱发送给智能炒菜锅(1),智能炒菜锅(1)根据菜谱中的烹饪步骤进行动作。智能炒菜锅(1)包括控制板(102)和第一通讯器(105),控制装置(2)包括第二通讯器(201),控制板(102)通过第一通讯器(105)与第二通讯器(201)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烹饪自动化、多台烹饪设备同步烹饪、提升烹饪效率、烹饪过程标准化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智能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人们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烹饪工作上,而且烹饪掂、炒等体力消耗较大。如何提高烹饪效率,减轻体力劳动,并将厨师从繁琐的烹饪工作中解放出来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智能炒菜锅,锅体能够自动翻转,模拟炒的动作,厨师只需向锅体内加入食材和调料,炒的动作由智能炒菜锅自动完成。专利标题:一种自动炒菜锅,申请号:CN201410443418.X的实用新型专利中记载,一种自动炒菜锅,主体由固定底座、锅体和翻炒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支撑脚,所述的底座设置为正面、顶面和背面敞口的围栏型底座,所述的锅体外设置有一外罩,所述的外罩设置在底座中间且通过两驱动轴固定在底座两侧的围栏上,所述的锅体一侧设置有一机箱,所述的机箱内设置有一电机,所述的翻炒机构包括一支柱,所述的支柱内部中空,所述的支柱一端设置机箱内,所述的支柱另一端由锅体上边缘处插入锅体内部且端头位于锅体中心的正上方,所述的支柱位于锅体正上方的一端设置一垂直向下的转轴,所述的转轴顶部穿入支柱内部且上端设置有一转轴皮带轮,所述的电机轴上也设置一转轴皮带轮,所述的两转轴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转轴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翻炒板。上述专利采用翻炒机构与锅体为一体结构,这样不仅节省了正常的造价成本,同时翻炒机构连续工作,可以避免锅体受热不均而造成锅体使用寿命小,出料时通过无死角翻炒可确保物料无残留。
但是这种智能炒菜锅只能简单的完成翻炒动作,只能节省厨师的部分工作量,而无法自动控制实现多台联动,并自动根据菜谱进行炒菜,实现炒菜过程的自动化、统一化、标准化,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自动烹饪、统一烹饪的智能烹饪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智能炒菜锅无法自动控制实现多台联动,并自动根据菜谱进行炒菜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智能烹饪装置,包括至少一台智能炒菜锅、控制装置、菜谱服务器,控制装置通过网络与智能炒菜锅连接,控制装置通过网络与菜谱服务器连接,控制装置将从菜谱服务器接收的菜谱发送给智能炒菜锅,智能炒菜锅根据菜谱中的烹饪步骤进行动作。
作为优选,智能炒菜锅包括控制板和第一通讯器,控制装置包括第二通讯器,控制板通过第一通讯器与第二通讯器连接。
作为优选,智能炒菜锅还包括温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和警报器,控制板分别与温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警报器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的温度并将温度发送控制板,控制板用于判断温度是否异常并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声;震动传感器用于监测锅体是否发生震动并将震动信息发送到控制板,控制板用于判断锅体是否震动并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声。当温度异常时,智能炒菜锅通过控制板停止智能炒菜锅的烹饪并通过警报器发出警报声,有效避免锅体过热,避免导致食物烧糊的情况。当锅体震动时,智能炒菜锅通过控制板停止智能炒菜锅的烹饪并通过警报器发出警报声,有效避免智能炒菜锅倾翻,从而保护智能炒菜锅。
作为优选,还包括订单服务器,订单服务器通过网络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收到订单后根据订单中的菜名从菜谱服务器中获取菜谱。智能终端通过网络发送订单给订单服务器,订单服务器接收订单并将订单发送给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比乐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比乐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5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与燃油动力混合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