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塔双循环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5536.7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5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敏;孙园园;候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立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循环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塔双循环脱硫装置,包括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一级吸收塔位于二级吸收塔的下方,一级吸收塔连通有烟道,一级吸收塔的顶部出口通过联络烟道连通到二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的顶部出口连接有塔顶烟囱,一级吸收塔的下部经一级塔浆液循环管道、一级塔循环泵与一级吸收塔的中部连通,二级吸收塔的下部经二级塔浆液循环管道、二级塔循环泵与二级吸收塔的中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塔双循环脱硫装置,由于一级吸收塔与二级吸收塔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相较于并列布置的两级吸收塔,更加节省占地面积,联络烟道及塔顶烟囱的施工长度缩短,且二级塔循环泵的扬程流量小,缩小工程布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塔双循环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危害。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脱硫工艺,吸收塔是该工艺的核心设备。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当单塔的脱硫效率不能满足排放要求时,可考虑新建二级塔改造。烟气进入一级吸收塔后,部分SO2被脱除,然后由一级吸收塔出口进入二级吸收塔,完成二次脱硫。两级吸收塔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一级吸收塔低pH值运行,重氧化,二级吸收塔高pH值运行,保效率。与单塔改造方案相比,新增二级塔工艺占地面积大,布置困难,且新增联络烟道及新增二级塔工程量较大,增加了投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塔双循环脱硫装置,解决现有双塔脱硫存在的占地面积大、联络烟道及二级塔工程量巨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塔双循环脱硫装置,包括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所述一级吸收塔位于二级吸收塔的下方,所述一级吸收塔连通有烟道,所述一级吸收塔的顶部出口通过联络烟道连通到二级吸收塔,所述二级吸收塔的顶部出口连接有塔顶烟囱,所述一级吸收塔的下部经一级塔浆液循环管道、一级塔循环泵与一级吸收塔的中部连通,所述二级吸收塔的下部经二级塔浆液循环管道、二级塔循环泵与二级吸收塔的中部连通,所述一级塔循环泵与一级吸收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二级塔循环泵与二级吸收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吸收塔的安装标高比二级吸收塔的安装标高低10~12m。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烟道、联络烟道及塔顶烟囱均采用碳钢材质,且内表面设有玻璃鳞片胶泥层,外表面设有油漆层;在所述烟道及联络烟道外表面的油漆层外还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塔顶烟囱标高位于地面上60m处。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塔浆液循环管道与二级塔浆液循环管道均采用碳钢衬胶材质,且在所述一级塔浆液循环管道与二级塔浆液循环管道的外表面设有油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塔双循环脱硫装置,由于一级吸收塔与二级吸收塔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相较于并列布置的两级吸收塔,更加节省占地面积,联络烟道及塔顶烟囱的施工长度缩短,且二级塔循环泵的扬程流量小,缩小工程布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塔双循环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烟道;2、一级吸收塔;3、一级塔循环泵;4、联络烟道;5、二级吸收塔;6、二级塔循环泵;7、塔顶烟囱;8、一级塔浆液循环管道;9、二级塔浆液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立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立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5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装饰一体化楼梯防护栏杆
- 下一篇:一种信封封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