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机床油泵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5868.5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5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郑羡羡;章璐;袁昊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22 | 分类号: | F04B49/22;F04B49/08;F04B49/06;F04B53/1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11531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邢文月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安装 下端 上端 控制器 进油口 显示屏 油泵 功能按钮 控制按钮 数字键盘 压缩弹簧 油泵控制 智能机床 喷嘴 存油腔 挡油块 本实用新型 加工工件 排线出口 检修门 锁紧孔 阻隔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机床油泵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油泵喷嘴,所述控制器的左侧上端活动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检修门,所述显示屏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数字键盘,所述数字键盘的下端活动安装有功能按钮,所述功能按钮的下端活动安装有锁紧孔,所述控制器的下端开设有排线出口,所述油泵喷嘴的下端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上端开设有存油腔,所述存油腔和进油口之间活动安装有挡油块,所述挡油块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活动安装有阻隔圈。该智能机床油泵控制设备,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质量,改善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机床油泵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机床是一种机械制造中用到的机械设备,是一种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机械加工设备,在当今时代不断追求智能化的脚步中,智能机床应运而生,智能机床是对制造过程中能做出决定的机床。
然而,现有市场上的智能机床一般是通过在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对控制系统进行更新升级的,还是原来的机床传统油泵控制设备,而油泵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工作的工序或者是工序差异,而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的要求,造成加工的速度变慢,产品的品质不够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机床油泵控制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市场上的智能机床一般是通过在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对控制系统进行更新升级的,还是原来的机床传统油泵控制设备,而油泵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工作的工序或者是工序差异,而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的要求,造成加工的速度变慢,产品的品质不够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机床油泵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油泵喷嘴,所述控制器的左侧上端活动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检修门,所述显示屏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数字键盘,所述数字键盘的下端活动安装有功能按钮,所述功能按钮的下端活动安装有锁紧孔,所述控制器的下端开设有排线出口,所述油泵喷嘴的下端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上端开设有存油腔,所述存油腔和进油口之间活动安装有挡油块,所述挡油块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活动安装有阻隔圈,所述阻隔圈的上端中心活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端活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限位杆之间活动安装有回复弹簧,所述限位板的上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喷嘴挡板,所述连接杆的靠近喷嘴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出油槽。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控制按钮、数字键盘、功能按钮,且控制按钮、数字键盘和功能按钮均等间距设置两组按键,并且控制按钮和数字键盘为矩形结构设计,功能按钮为圆形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检修门和锁紧孔在控制器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且检修门和锁紧孔的位置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挡油块的为椭圆形结构设计,且挡油块的长度大于进油口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阻隔圈为梯形结构设计,且阻隔圈在油泵喷嘴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阻隔圈的直径等于存油腔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出油槽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结构设计,且出油槽在连接杆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并且连接杆和限位板相互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机床油泵控制设备,在现有的油泵控制设备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通过使用能够配合机床控制的油泵控制器进行工作搭配能够根据要求进行供油的油泵喷嘴,在油压小于预设的时候进行供油,而在外部油压足够时,停止供油,能够更好的满足机床的使用要求,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控制装置就能非常方便的对机床的油压进行控制,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质量,改善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聚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5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