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腐耐寒的沼气厌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5975.8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锋;李德顺;李雪梅;冯鑫彤;王继续;李雪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锋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10L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尹志敏 |
地址: | 16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 耐寒 沼气 厌氧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腐耐寒的沼气厌氧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密封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密封座的内固定安装有耐寒外箱,所述耐寒外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沼气内箱,所述耐寒外箱与沼气内箱形成的夹缝处固定安装有加热防寒层,所述耐寒外箱的顶部开设有密封孔。该防腐耐寒的沼气厌氧器,通过设置了耐寒外箱与沼气内箱形成的夹层为真空层,能够有效保障沼气内箱内部温度的温度,通过设置了加热防寒层,该加热防寒层能够通过底座的内部的加热电源,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进行加热,保障沼气细菌的适宜温度范围,达到了提高沼气细菌的活性,从而提高沼气的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腐耐寒的沼气厌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研的不断深入,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被广泛运用于环境保护行业,使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得到的长足的发展,厌氧反应器是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原理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来处理污水的方法,通过培养污泥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厌氧发酵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厌氧反应器可处理食品、生物和化工等行业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厌氧过程实质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其中的底物、各类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各种群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类似于宏观生态中的食物链关系,各类微生物间通过营养底物和代谢产物形成共生关系或共营养关系,因此反应器作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微型生态系统,各类微生物的平稳生长、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高效顺畅是保持该系统持续稳定的必要条件。
现有的沼气细菌与其他微生物一样,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8℃以上,沼气菌即可活动,产生微量沼气,20至24℃活动正常,28至30℃最旺盛,产生沼气率最高,现有的沼气厌氧器由于体积过大,且保温耐寒效果不好,容易影响效率,故而提出了一种防腐耐寒的沼气厌氧器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腐耐寒的沼气厌氧器,具备耐寒耐腐蚀且产气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沼气厌氧器由于体积过大,且保温耐寒效果不好,容易影响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耐寒耐腐蚀且产气率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腐耐寒的沼气厌氧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密封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密封座的内固定安装有耐寒外箱,所述耐寒外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沼气内箱,所述耐寒外箱与沼气内箱形成的夹缝处固定安装有加热防寒层,所述耐寒外箱的顶部开设有密封孔,所述沼气内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密封孔相对应的排气延伸管,所述排气延伸管的顶部活动安装有与排气延伸管相对应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伸管,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延伸管相对应的密封环,所述限位密封座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沼气内箱内部的进料管,所述耐寒外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沼气内箱内部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进料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密封阀门,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沼气内箱内部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扇叶,所述耐寒外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沼气内箱相对应的显示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加热防寒层相对应的加热电源。
优选的,所述耐寒外箱与沼气内箱形成的夹层为真空层。
优选的,所述耐寒外箱与沼气内箱均呈圆柱形,且耐寒外箱为塑胶箱。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搅拌电机相对应的电机安置槽,且电机安置槽位于沼气内箱的中心点。
优选的,所述显示表包括温度计、压力表和PH测试仪。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锋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庆锋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59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