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勺式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6124.5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中辉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辽宁慧之林律师事务所 21243 | 代理人: | 朱甲子 |
地址: | 1361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勺式排种器 | ||
一种勺式排种器,包括左排种器和右排种器,左排种器和右排种器分别固定于排种器联动轴的两端;沿排种盘的圆周设有种勺单元,种勺单元包括沿排种盘圆周排列的至少两个种勺,且相邻种勺的间距为10‑30cm;相邻种勺单元间距为40‑120cm;左排种器的种勺单元与右排种器的种勺单元错位装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对排种盘种勺的间距进行合理改进,使单垄上的种子间形成宽窄株距;通过将两个勺式排种器连接在同一排种器联动轴上同时使用,可同时耕种两垄作物;通过左排种器与右排种器的种勺单元错位装配,可在相邻两垄使种子实现“品”字形摆放的形式,增加了种植密度,保证了作物的透风透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播种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勺式排种器。
背景技术
排种器作为播种机的核心部分,决定了播种机的工作效率及作物的种植效果。目前常用的排种器大致分为槽轮式、磨盘式、气吸式、勺式(勺轮式、勺夹式)等,其中,勺式排种器的使用最为广泛。现有的勺式排种器采用设置均匀分布有种勺的排种盘(如CN106465595A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排种器”),以实现种子等距单垄播种。但这种播种方式对于作物尤其是玉米类需求量较大的作物来说,该勺式排种器无法满足在增加种植密度的同时保证玉米的透风透光条件,并有效防止作物倒伏和早衰现象发生的条件,且单垄种植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满足合理种植密度的基础上进行双垄宽窄种植,有效防止作物倒伏和早衰的勺式排种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勺式排种器,包括勺式排种器本体,勺式排种器本体的排种盘圆周设有种勺,勺式排种器本体包括相互平行的左排种器和右排种器,左排种器和右排种器分别固定于排种器联动轴上;沿所述排种盘的圆周设有种勺单元,所述种勺单元包括沿排种盘圆周排列的至少两个种勺,且相邻种勺的勺口间距为10-30cm;相邻种勺单元间距为40-120cm;所述左排种器的种勺单元与右排种器的种勺单元错位装配。
左排种器与右排种器的轴间距离为20-50cm。
种勺单元包括勺口方向相同或勺口方向相对的所述种勺。
所述勺式排种器本体包括勺轮式排种器及勺夹式排种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在现有的勺式排种器的排种盘的种勺的间距进行合理改进,使单垄上的种子间形成宽窄间隔的株距;通过将两个勺式排种器连接在同一排种器联动轴的左右两端同时使用,可以在同时耕种两垄的基础上,通过两勺式排种器间的距离控制垄间距;通过左排种器与右排种器的种勺单元错位装配,可在相邻两垄使种子实现“品”字形摆放的形式,这种摆放形式实现了作物在增加种植密度的同时保证玉米的透风透光条件。本实用新型实用高效,可适用于玉米等大规模作物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播种效果示意图。
图中:1-端盖、2-排种盘、3-动凸轮、4-调节杆、5-排种器联动轴、 6-种勺单元、7-左排种器、8-右排种器、6a-种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中辉,未经赵中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6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凹式制动块钢背研发用打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