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夹持式蒜薹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9398.X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7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屈哲;刘龙;余永昌;娄伟;林涵;闫成功;王冬冬;李振鹏;陈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A01D6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李红卫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夹持 蒜薹 收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盘夹持式蒜薹收获机,包括:车架组件,包括架体及设置在架体上的与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移动轮,车架组件上还设有转向轮;分禾装置,设置在架体上,分禾装置包括导禾机构和设置在导禾机构上的针扎机构,导禾机构用于对大蒜植株聚拢成行,针扎机构用于对大蒜植株假茎进行针扎,以使蒜薹底部扎断,针扎机构在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下沿预设方向往复运动;夹持结构,设置在架体上,沿车架组件的行进方向,夹持结构位于分禾装置上方,夹持结构在第三驱动装置带动下转动,以对蒜薹进行夹紧拔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蒜薹存在收获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盘夹持式蒜薹收获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蒜产出国,蒜薹是大蒜的花茎,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大蒜种植规模很大,大蒜的种和收现在都有较为成熟的机械代替人力,但蒜薹收获领域仍未出现“性价比”较高的机器。由于蒜薹会影响蒜头后期的膨大生长,不拔除会大大影响蒜的产量,所以蒜薹必须拔出,且拔薹期集中(10天左右),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由于蒜薹价格偏低和不稳定,常使农民“入不敷出”,叫苦不迭。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蒜薹收获机,蒜薹收获主要由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收获成本高;部分高校及科研所开始对对蒜薹收获进行设计研制,所研制的蒜薹收获机械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没有研制出较为成熟的蒜薹收获机并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蒜薹存在收获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夹持式蒜薹收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蒜薹收获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盘夹持式蒜薹收获机,包括:车架组件,包括架体及设置在架体上的与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移动轮,车架组件上还设有转向轮;分禾装置,设置在架体上,分禾装置包括导禾机构和设置在导禾机构上的针扎机构,导禾机构用于对大蒜植株聚拢成行,针扎机构用于对大蒜植株假茎进行针扎,以使蒜薹底部扎断,针扎机构在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下沿预设方向往复运动;夹持结构,设置在架体上,沿车架组件的行进方向,夹持结构位于分禾装置上方,夹持结构在第三驱动装置带动下转动,以对蒜薹进行夹紧拔掉。
进一步地,导禾机构还包括导禾组件和连接杆,导禾组件在连接杆上等间隔的设置多个,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架体上。
进一步地,针扎机构还包括:支架,设置在导禾组件上,支架上设有滑槽;针扎组件,设置在滑槽内,针扎组件的针头指向导禾组件的间隔处,针扎组件与曲柄连杆连接,曲柄连杆的曲柄与第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针头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滑槽作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夹持结构还包括:抽拔轴,抽拔轴两端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旋转圆盘,旋转圆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抽拔轴上,旋转圆盘的一侧通过齿轮与第三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旋转圆盘在第三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做旋转运动,旋转圆盘包括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上对称开设有卡槽;凸轮,凸轮固定连接在抽拔轴上,凸轮位于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之间;夹持组件,包括夹子和设置在夹子上的滚轮,夹子卡接在卡槽内,滚轮抵接在凸轮的端面上,夹子上对称开设斜槽,夹子上还设有第一连接杆;定板,固定设置在夹子和旋转圆盘之间,定板两侧对称设有导杆,导杆卡接在斜槽内,夹子可沿斜槽运动,用以对蒜薹进行夹紧;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旋转圆盘上,用以使夹子复位,以让拔掉的蒜薹从夹子上脱落。
进一步地,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圆盘上。
进一步地,斜槽倾斜45度。
进一步地,夹持结构还包括蒜薹钩,蒜薹钩设置在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之间。
进一步地,车架组件还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设置在架体上,输送机构位于夹持结构后方,用于输送拔除掉的蒜薹。
进一步地,输送结构还包括主动轴和输送带,主动轴与第三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93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对垫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堵型EPP均匀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