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理衔铁交叉孔毛刺的磨粒流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0654.7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2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振前;曹伟;杨亚青;张耀新;张聪超;张帅磊;吴盈志;邵振振;余善海;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32 | 分类号: | B24C3/32;B24C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乔玉萍 |
地址: | 45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理 衔铁 交叉 毛刺 磨粒流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清理衔铁交叉孔毛刺的磨粒流夹具,包括上端盖,上端盖与下端盖卡扣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导流装置,下端盖上设有引流装置,导流装置通过衔铁与引流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工件放在锥形内斗上,仅需调整螺纹高低即可用于不同尺寸工件磨粒流去毛刺任务,并且定位准确,防止装错,整体可一次性装设7个工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维修方便,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粒流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理衔铁交叉孔毛刺的磨粒流夹具。
背景技术
磨粒流加工是悬浮在具有粘弹性的半固态状介质中的磨料,在一定挤压力作用下,与工件表面直接摩擦,对流过表面进行切削和抛光的加工方法。绝大多数情况下,工件一般装夹在磨粒流夹具中,然后再安装在磨粒流装置上,因此磨粒流的加工效果通常取决于磨粒流夹具的设计。
现有的磨粒流夹具虽然可以满足某种工件的磨粒流加工,但一般某一磨粒流夹具仅仅只针对某种零件的一种确定尺寸的工件而进行设计,如公开号CN 103659619A的《一种清理深孔环槽处尖边及毛刺磨粒流加工装置》,虽然磨粒流夹具可以解决深孔的毛刺,但是一旦工件的尺寸发生改变,磨粒流工装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加工周期长,影响生产进度且浪费精力、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磨粒流夹具去除深孔毛刺时,工件尺寸发生改变时,磨粒流公装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加工周期长,影响生产进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理衔铁交叉孔毛刺的磨粒流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清理衔铁交叉孔毛刺的磨粒流夹具,包括上端盖,上端盖与下端盖卡扣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导流装置,下端盖上设有引流装置,导流装置通过衔铁与引流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上工件底座,上工件底座与上端盖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螺纹内孔Ⅰ,螺纹内孔Ⅰ内设有内六方孔,上工件底座上设有内六方孔,上工件底座下部设有锥形内斗Ⅰ,内六方孔与锥形内斗Ⅰ相连通,锥形内斗Ⅰ通过衔铁与引流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下工件底座,下工件底座与下端盖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端盖上设有螺纹内孔Ⅱ,螺纹内孔Ⅱ与螺纹内孔Ⅰ处于同一纵向轴线上,下工件底座上设有内六方孔,下工件底座上部设有锥形内斗Ⅱ,内六方孔与锥形内斗Ⅱ相连接,锥形内斗Ⅱ通过衔铁与导流装置中的锥形内斗Ⅰ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纹内孔Ⅱ外侧环设有引流孔,引流孔与衔铁上的交叉孔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螺纹内孔Ⅰ和螺纹内孔Ⅱ的设置数量均为至少七组且螺纹内孔Ⅰ和螺纹内孔Ⅱ处于同一竖直轴向上,且其中六组螺纹内孔Ⅰ环形设置在一组螺纹内孔Ⅰ的外侧且一组螺纹内孔Ⅰ设置在上端盖的中心位置,六组螺纹内孔Ⅱ环形设置在一组螺纹内孔Ⅱ的外侧且一组螺纹内孔Ⅱ设置在下端盖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定位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利用工件坐在夹具的上下锥形内斗上,仅需调整上下工件底座的螺纹高低即可用于不同尺寸工件磨粒流去毛刺任务。
2、整体定位准确,利用夹具上的螺纹内孔便于与磨粒流机床之间准确连接,夹具上下端盖通过处于同一轴向上的螺纹内孔进行对接和定位销进行定位,夹具与工件之间通过上下螺纹,防止装错。
3、并且本实用新型可装夹7个工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4、维修方便,锥形内斗损坏时仅需单独更换即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0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止丢转的花键式万向接轴
- 下一篇:一种硫酸镁尾气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