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污泥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2607.6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8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梁玮东;卢彦丞;黄宝坤;戴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禅城区污泥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伍时礼 |
地址: | 5280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泥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污泥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上部的第一级接收斗,第一级接收斗底部边沿与第二级接收斗顶部边沿相连,第二级接收斗底部边沿与输送槽顶端边沿相连,输送槽内部设有螺旋叶片轴,污泥输入管道位于第一级接收斗一端上方,污泥输出管道与输送槽最底端位置通连,污泥输出管道位于第一级接收斗另一端的下方,螺旋叶片轴轴向旋转并通过螺旋叶片推动污泥从一端向另一端输送。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多级接收、工作可靠且高效等优点,可有效保证污泥输送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污泥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为了将含水量较多的污泥进行过滤清洗,需要将污泥通过漏斗结构注入至加压管道内实现污泥增压,现有技术采用在输送管道与加压管道之间简单地设置漏斗结构以接收污泥,但是由于含水的污泥内部可能存在部分结构过于黏稠或者内部板结而容易堵塞漏斗结构的出口,最终影响生产效率。
当污泥输送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现阶段只能通过人力使用长条状工具将相互板结的含水污泥搅拌至疏松状态或者变为稠度较小的流动污泥,以便使污泥能够顺利通过漏斗结构出口,但通过人工进行疏通容易发生意外以及影响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级接收、工作可靠且高效的新型污泥输送装置,旨在保证污泥输送的工作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污泥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上部的第一级接收斗,第一级接收斗底部边沿与第二级接收斗顶部边沿相连,第二级接收斗底部边沿与输送槽顶端边沿相连,输送槽内部设有螺旋叶片轴,污泥输入管道位于第一级接收斗一端上方,污泥输出管道与输送槽最底端位置通连,污泥输出管道位于第一级接收斗另一端的下方,螺旋叶片轴轴向旋转并通过螺旋叶片推动污泥从一端向另一端输送。
优选地,所述输送槽的槽底为倾斜设置,输送槽从所述第一级接收斗一端向第一级接收斗另一端向下倾斜。
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接收斗横截面外形轮廓为倒梯形状,所述第二级接收斗横截面外形轮廓为倒梯形状,所述输送槽的槽底横截面为半圆状过渡结构。
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轴的一端外周与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套接相连,螺旋叶片轴的另一端外周面与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套接相连,深沟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固定块相连,固定块再与所述输送槽端部壁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接收斗内壁面、所述第二级接收斗内壁面以及所述输送槽内壁面分别涂有防粘涂层。
优选地,所述输送槽外壁面与若干个相互分离的支撑架相连,输送槽外形最低的位置高于2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接收斗外壁面和所述第二级接收斗外壁面均焊接相连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输送槽内部设置轴向旋转的螺旋叶片轴,通过设置于螺旋叶片轴表面的螺旋叶片对污泥进行搅拌破碎,并且可推动污泥可靠地从污泥输入管道一端向污泥输出管道一点输送,相对现有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堵塞现象影响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输送槽设置为向下倾斜结构,能够使污泥能够通过自重进行运输,方便污泥进行自动输送。
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级接收斗内壁面、第二级接收斗内壁面以及输送槽内壁面设置防粘涂层,避免污泥与内壁面发生黏连和腐蚀现象,进一步提高使用耐久性。此外螺旋叶片轴一端外周与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套接相连,螺旋叶片轴另一端外周面与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套接相连,深沟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固定块相连,使螺旋叶片轴能够可靠地进行对中安装以及在旋转过程中减小摩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禅城区污泥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禅城区污泥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2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主管加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三腔三囊胃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