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痰连接管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4386.6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1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魏燕恒;黄杏笑;杨航;麦剑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惠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罗彩英 |
地址: | 5103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痰连 接管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痰连接管固定器,包括固定部和放置部,所述固定部和放置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固定部中部开设有夹持孔,并贯通至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所述固定部还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沿着所述夹持孔贯通方向开设,并贯穿至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所述放置部包括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放置部在所述第三端面或第四端面上开设有放置孔。实现对吸痰连接管末端的收集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痰管放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吸痰连接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吸痰是临床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吸痰连接管连接无菌吸痰管后即可进行吸痰操作,吸痰后一次性吸痰管丢弃,但连接管没有专用的固定器放置。临床上常将吸痰连接管置于床栏下的圆孔内,医护人员或病人的活动均可能导致连接管掉落在地,造成污染;连接管末端长期暴露于外面,易引起交叉感染;吸痰连接管被随意放置,再次使用时无法及时获得;床单位周围吸痰物品混乱无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吸痰连接管固定器,实现对吸痰连接管末端的收集。
其技术方案如下:
吸痰连接管固定器,包括固定部和放置部,所述固定部和放置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固定部中部开设有夹持孔,并贯通至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所述固定部还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沿着所述夹持孔贯通方向开设,并贯穿至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所述放置部包括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放置部在所述第三端面或第四端面上开设有放置孔。
所述放置孔开设在第三端面上,且为盲孔。
所述第四端面为弧面,所述放置孔的底部为弧面。
所述放置孔在开口的尺寸比底部的尺寸小。
所述放置孔为圆形孔,开口的直径为15mm,所述放置孔在底部弧面与侧壁交接处的直径为14mm,所述放置孔开口端面与底部弧面与侧壁交接处的距离为40mm,所述放置孔的深度尺寸为45mm。
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至少一侧设置成倾斜,并在所述横槽一侧向相对的一侧斜向外倾斜。
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均设置成倾斜,在主视方向上,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汇聚成圆弧形,并与横槽汇聚成的直线形相切。
所述夹持孔为圆形孔,直径为9mm。
所述横槽的宽度尺寸为3mm,横槽的长度为30mm。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放置部均采用塑料制成,且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或一体成型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吸痰连接管固定器,包括固定部和放置部,其中固定部用于夹持作用,实现固定,通过在中部开设的夹持孔以及横槽,横槽的设置可以使得夹持孔的大小可调节,在使用时通过将吸痰连接管的开始端滑过横槽,进入到夹持孔内,实现吸痰连接管固定器的固定,然后将吸痰连接管的末端放置到放置部内,实现了吸痰连接管的固定,避免吸痰后吸痰连接管被随手丢弃,方便护士再次吸痰时能及时获得吸痰连接管,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规范了病房物品整洁。
2、放置孔开设在第三端面上,而且为盲孔,通过盲孔的设置,使得吸痰连接管放置在放置孔内有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避免了吸痰连接管长期暴露在外面而引起的交叉感染。
3、弧面的设置在加工上减少了应力集中的问题,而且弧形使得放置孔的底部快速封闭,与吸痰连接管的端面配合更加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惠爱医院,未经广州市惠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4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