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簇并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6390.6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5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杜毅;蔡海英;肖生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10;H01M10/42;H01M6/5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满<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簇 管理模块 控制电路 并联电路 电池阵列 控制指令 相关信息 并联 供电稳定性 总控制电路 导通状态 环流 簇间 多路 发送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簇并联的装置,包括电池簇并联电路、电池簇管理模块以及电池阵列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簇并联电路包括多路电池簇控制电路以及连接各所述电池簇控制电路的总控制电路;所述电池簇管理模块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电池簇控制电路及电池簇,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簇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池簇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所述电池簇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簇控制电路一一对应;所述电池阵列管理模块连接各所述电池簇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簇的相关信息确定各所述电池簇的投入顺序并向所述电池簇管理模块发送所述控制指令。该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电池簇并联过程中簇间环流的发生,保障供电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簇并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储能领域,由于需要较大容量的电池,因此需进行电池容量的提升,而目前多利用高压箱以及汇流箱采取将电池先并联后串联,进一步再并联(即再进行电池簇与电池簇的并联)的方式进行能量提升。利用上述装置采用上述方式,在并联的电池簇的荷电状态、电压不一致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簇间环流,即所并联的高电压的电池簇与低电压的电池簇间形成环流,从而严重影响供电稳定性。
有鉴于此,如何规避簇间环流的发生,保障供电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簇并联的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簇间环流的发生,保障供电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簇并联的装置,包括:
电池簇并联电路、电池簇管理模块以及电池阵列管理模块;
所述电池簇并联电路包括多路电池簇控制电路以及连接各所述电池簇控制电路的总控制电路;
所述电池簇管理模块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电池簇控制电路及电池簇,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簇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池簇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所述电池簇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簇控制电路一一对应;
所述电池阵列管理模块连接各所述电池簇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簇的相关信息确定各所述电池簇的投入顺序并向所述电池簇管理模块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簇控制电路包括:
电池簇连接头、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簇连接头的正极连接头,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总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簇连接头的负极连接头,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总控制电路。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直流熔断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电阻;所述第一直流熔断器与所述第一继电器串联;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第一继电器并联。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簇连接头的负极连接头,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总控制电路。
可选的,所述电池簇并联电路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数量具体为一路。
可选的,所述总控制电路包括:
第二直流熔断器、断路器以及输出端子;所述第二直流熔断器的一端连接各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直流熔断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断路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断路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所述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端子。
可选的,所述电池簇管理模块包括:
处理芯片、第一电源端子、第一通信端子、第二通信端子以及第一数字量输出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6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