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池环保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6978.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核能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晋圣智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 环保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环保回收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开设有投放口,且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七号收纳盒、五号收纳盒和二号收纳盒,所述五号收纳盒安装于七号收纳盒和二号收纳盒之间,且五号收纳盒的内部安装有五号抽屉,所述五号抽屉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五号把手,所述五号收纳盒的一侧安装有五号电池滑管,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投放口、二号电池滑管、二号收纳盒、第一漏孔、五号电池滑管、五号收纳盒、第二漏孔、七号电池滑管和七号收纳盒,当使用者使用装置时,从而让装置对电池自动进行分类,无需使用者后期进行人工的分拣,减少使用者的工作步骤,降低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环保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对已使用过的电池进行收集,防止其进入生态系统,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行为,废旧电池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废酸、废碱等电解质溶液,如果随意丢弃,腐败的电池会破坏我们的水源,侵蚀我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和土地,我们的生存环境将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池环保回收装置没有设置便于将电池自动进行分类的装置,需要使用者后期进行人工的分拣,增加使用者的工作步骤,增加使用者的工作强度,并且传统的回收装置回收电池后,会杂乱的堆放于一处,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打包和运输,增加使用者的工作难度,降低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环保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需要使用者后期进行人工的分拣,增加使用者的工作步骤,增加使用者的工作强度和增加使用者的工作难度,降低使用者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环保回收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开设有投放口,且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七号收纳盒、五号收纳盒和二号收纳盒,所述五号收纳盒安装于七号收纳盒和二号收纳盒之间,且五号收纳盒的内部安装有五号抽屉,所述五号抽屉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五号把手,所述五号收纳盒的一侧安装有五号电池滑管,所述五号抽屉的内部安装有五号电池斜板,所述七号收纳盒的内部安装有七号抽屉,所述七号抽屉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七号把手,所述七号收纳盒的一侧安装有七号电池滑管,所述七号抽屉的内部安装有七号电池斜板,所述二号收纳盒的内部安装有二号抽屉,所述二号抽屉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二号把手,所述二号收纳盒的一侧安装有二号电池滑管,所述二号抽屉的内部安装有二号电池斜板,所述二号电池滑管上开设有第一漏孔,所述五号电池滑管上开设有第二漏孔。
优选的,所述七号电池斜板上开设有与七号电池对应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七号电池斜板上开设有与七号电池对应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漏孔的长度和宽度均略大于五号电池的长度和宽度,所述第二漏孔的长度和宽度均略大于七号电池的长度和宽度。
优选的,所述七号收纳盒的一侧开设有与七号抽屉对应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投放口、二号电池滑管、二号收纳盒、第一漏孔、五号电池滑管、五号收纳盒、第二漏孔、七号电池滑管和七号收纳盒,当使用者使用装置时,将电池通过投放口投入,电池从投放口中进入后,若是二号电池,二号电池在二号电池滑管中滑动,直至滚动至二号收纳盒中,若是五号电池,五号电池通过二号电池滑管上的第一漏孔滚动至五号电池滑管中,五号电池在五号电池滑管中滑动,直至滚动至五号收纳盒中,若是七号电池,七号电池通过二号电池滑管上的第一漏孔滚动至五号电池滑管中,在通过五号电池滑管中的第二漏孔滚动至七号电池滑管中,七号电池在七号电池滑管中滑动,直至滚动至七号收纳盒中,从而让装置对电池自动进行分类,无需使用者后期进行人工的分拣,减少使用者的工作步骤,降低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核能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核能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69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电动汽车制动及能量回馈实训装置
- 下一篇:无边框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