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液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8102.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1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雷迪特冷却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42238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易滨<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30119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孔 冷板 导流柱 焊接 焊接连接 液冷板 本实用新型 焊接不良 液冷腔 冷却液流道 向上延伸 向下延伸 连续式 轻量化 钎杆 贴合 外壁 相等 水道 泄漏 变形 修复 合并 外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量化液冷板,包括上冷板和下冷板,上冷板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上冲压孔,下冷板上设有多个向上延伸的下冲压孔,上、下冲压孔的数量相同,上、下冲压孔的外径相等,上、下冷板的边缘贴合并焊接连接形成液冷腔,每一下冲压孔插入一上冲压孔内且二者焊接连接形成导流柱,液冷腔内各导流柱之间形成冷却液流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导流柱保证强度,与液冷板焊接设置水道相比,大大减轻了液冷板的重量,且下冲压孔插入上冲压孔内通过外壁贴合,从外部焊接连接,焊接搭建面增大,焊接强度提高,上、下冷板及其他部件整体进入连续式钎杆炉,进行焊接,避免因导流柱的焊接不良导致的泄漏及变形等问题,有利于焊接不良易于修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冷却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液冷板。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关键零部件之一,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国家划分和衡量电动汽车技术成熟度的主要依据。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一致性、高低温性能、能量密度、寿命及成本等是表征电池性能的主要指标。现有的动力电池主要采用液冷板散热,典型的液冷板是一个内部留有水道的金属块,水道由铜或铝等金属制成,金属块通过焊接固定于液冷板内部,液冷板与动力电池接触并将吸收其散发的热量,由于汽车逐渐朝着轻量化发展,对液冷板也提出了轻量化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液冷板存在着轻量化和高强度不能兼得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液冷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轻量化液冷板,包括上冷板和下冷板,所述上冷板上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上冲压孔,所述下冷板上设有多个向上延伸的下冲压孔,所述上冲压孔与所述下冲压孔的数量相同,所述上冲压孔的内径与所述下冲压孔的外径相等,所述上冷板的边缘和所述下冷板的边缘贴合并焊接连接形成液冷腔,每一所述下冲压孔插入一所述上冲压孔内且二者焊接连接形成导流柱,液冷腔内各所述导流柱之间形成冷却液流道。
进一步地,包括隔板框,所述隔板框的中部设有挡条,所述隔板框设置于所述上冷板和所述下冷板之间,所述挡条上部连接所述上冷板,下部连接所述下冷板,所述挡条隔开所述液冷腔形成进液腔和出液腔。
进一步地,包括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接入所述进液腔,所述出液接头接入所述出液腔。
进一步地,所述上冲压孔的深度大于所述下冲压孔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冷板和所述下冷板均为矩形板,所述上冷板上所有上冲压孔矩阵排列,所述下冷板上所有下冲压孔矩阵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上冲压孔内壁上部设有弧形折弯部,所述下冲压孔插入所述上冲压孔内,且所述下冲压孔上端延伸至所述弧形折弯部,所述下冲压孔上端与所述弧形折弯部之间形成焊接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液冷板,上冲压孔和下冲压孔均为通过冲压形成的翻边孔,上冲压孔和下冲压孔形成导流柱使液冷腔内形成流道,导流柱保证了液冷板的强度,与现有液冷板另外焊接设置水道相比,且大大减轻了液冷板的重量,且下冲压孔插入上冲压孔内通过外壁贴合,从外部焊接连接,焊接搭建面增大,焊接强度提高,上、下冷板及其他部件整体进入连续式钎杆炉,进行焊接,因液冷板有密封、耐压及高平面度需要,导流柱之间的焊接不良,存在泄漏及变形等不良后果,采用此结构,有利于焊接不良易于修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液冷板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液冷板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上冷板1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中下冷板2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雷迪特冷却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雷迪特冷却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81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及电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组的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