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市政公路施工警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8745.5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贵坤;闫淑芳;王高平;刘东瑞;潘新;方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00 | 分类号: | E04H17/00;E01F9/619;E01F9/669;E01F9/688;E01F9/646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华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示板 孔洞 警示带 壳体 适配 支杆 本实用新型 对称设置 可拆卸的 容置盒 转轴 可伸缩支撑杆 远距离警示 手柄 方式设置 警示区域 警示设备 警示装置 壳体顶端 两侧设置 支撑装置 转轴连接 反光条 底端 市政 施工 公路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公路施工警示设备,包括:壳体,其内对称设置转轴,壳体顶端设置有与转轴连接的手柄,壳体的两侧设置有与转轴相对的第一孔洞;警示装置,其包括警示板和警示带,警示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孔洞的外侧,并与壳体的外侧适配;警示板的底端对称设置第二孔洞;警示带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警示板与壳体相对的一面,警示带上设置反光条;支撑装置,其包括基座和可伸缩支撑杆,基座内设置容置盒;支杆,其设置为多个,支杆的长度与容置盒适配,支杆的外径与第二孔洞适配。本实用新型通过警示板与警示带的配合,便于进行远距离警示,同时便于划定警示区域,且整个装置便于操作使用,十分的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公路施工警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出行需求的与日俱增,道路修建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但是公路的修建不免会对行人和车辆的出行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内,一旦对公路进行维修或改建,对行人或车辆的出行的影响更为突出。为了防止行人或车辆出行时,因公路施工产生意外,往往需要在施工区域外面放置警示牌,以告知行人或车辆此段道路正在修建需绕行,防止发生意外撞击事件,但现在的警示牌往往较小,警示区域有限,且离施工路段较远时,不易发现,妨碍了行人和车辆尽早绕行的决断,不利于远距离警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公路施工警示设备,通过警示板与警示带的配合,便于进行远距离警示,同时便于划定警示区域,且整个装置便于操作使用,十分的方便实用。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市政公路施工警示设备,包括:
壳体,其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内对称设置转轴,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转轴连接的手柄,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对的第一孔洞。
警示装置,其包括警示板和警示带,所述警示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洞的外侧,并与所述壳体的外侧适配;所述警示板的底端对称设置第二孔洞;所述警示带的第一端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警示带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孔洞,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警示板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一面,所述警示带上每隔5-10厘米设置反光条。
支撑装置,其包括基座和可伸缩支撑杆,所述可伸缩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可伸缩支撑杆的底端,所述基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基座一侧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容置盒。
支杆,其设置为多个,所述支杆的长度与所述容置盒适配,所述支杆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孔洞适配。
优选的是,所述警示板可拆卸设置的具体方式为:所述警示板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一面设置第一磁性层,所述壳体与所述警示板相对的一面设置与所述第一磁性层磁性相吸的第二磁性层。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孔洞的轴心与所述警示板的底端呈45-60度夹角。
优选的是,所述警示带的第二端可拆卸设置的具体方式为:所述警示带的第二端设置夹板,所述警示板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一侧设置与所述夹板适配,并凸出于所述警示板的卡槽。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孔洞设置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孔洞与所述卡槽适配。
优选的是,所述可伸缩支撑杆包括中空结构的第一支撑杆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下方的中空结构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对接的一端,设置多个沿所述第一撑杆纵向排布的第三孔洞,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与所述第三孔洞适配的第四孔洞,通过固定销贯穿所述第三孔洞和第四孔洞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孔洞设置为4-8个,所述支杆设置为8-32个。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8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