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毛刺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9269.9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刺 去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毛刺去除装置,包括定位心轴、铰链轴、刀体、限位弹簧和控制块;铰链轴一端铰接控制块,另一端伸入定位心轴的轴孔内;铰链轴位于定位心轴的轴孔内的一端上设置限位板、限位弹簧和支撑块,限位板连接定位心轴靠近控制块的一端,限位弹簧一端连接限位板,另一端连接支撑块;刀体底端穿过定位心轴侧壁上开设的刀体安装孔与支撑块顶端连接,支撑块顶端与刀体底端均设置坡度相同的斜面。刀体顶端既能位于刀体安装孔内部,方便零件在定位心轴上的装卸;也能伸出刀体安装孔伸入零件内孔槽内部,通过旋转零件实现零件内孔槽内毛刺的去除;省去了专门进行毛刺去除的工艺,在钻过油孔的同时,即可实现毛刺的去除,节省成本和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毛刺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齿轮很多需要钻油孔,齿轮类零件经过钻径向过油孔的工序后,过油孔的毛刺翻出到内孔中的槽里,影响后续加工。参见图1所示的毛刺形成的部位与过油孔所在的位置关系。对于钻径向过油孔后产生的毛刺,当前的去除毛刺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不直接去除毛刺;在毛刺形成后,直接等待热处理喷丸喷掉或热后磨内孔磨掉的方式。2、增加除去毛刺工序;在毛刺形成后,采用增加一道工序,手工用锉刀锉掉或使用铲削类刀具切除。
但是,因为齿轮材料为低碳钢,材质软、粘,毛刺有时会很大,如不去除,喷丸及热后磨内孔也难以去除;还有,无论是手工还是使用工具,都要增加一道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毛刺去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毛刺去除装置,包括定位心轴、铰链轴、刀体、限位弹簧和控制块;
铰链轴一端铰接控制块,另一端伸入定位心轴的轴孔内;
铰链轴位于定位心轴的轴孔内的一端上设置限位板、限位弹簧和支撑块,限位板连接定位心轴靠近控制块的一端,限位弹簧一端连接限位板,另一端连接支撑块;
刀体底端穿过定位心轴侧壁上开设的刀体安装孔与支撑块顶端连接,支撑块顶端与刀体底端均设置坡度相同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还包括调整垫;调整垫一端位于限位板远离定位心轴的一端端面上开设的调整槽内,另一端与控制块连接。
还包括若干的螺钉和复位弹簧;
螺钉通过定位心轴侧壁上开设的螺钉孔与定位心轴连接,螺钉孔与刀体安装孔连通;复位弹簧一端套设在螺钉上,另一端位于刀体侧壁上开设的复位弹簧卡槽内。
还包括手柄;手柄与控制块一端连接。
M≤S=i×(B-A),其中:M为待加工零件的零件内孔槽的槽深;S为刀体沿刀体安装孔轴向移动的最大距离;i为刀体底端斜面坡度;B为控制块与铰链轴连接点至控制块侧壁的距离;A为控制块与铰链轴连接点至控制块靠近铰链轴一端端面的距离。
限位板与定位心轴靠近控制块的一端端部螺栓连接。
刀体为合金材质。
支撑块与铰链轴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9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空调机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镜内电源化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