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抛光自动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0558.6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6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岷河管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41/00 |
代理公司: | 51230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2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杆 水平伸缩气缸 支撑杆 伸缩气缸 拉杆 竖直 本实用新型 垂直连接 驱动端 管材 抛光 行程开关信号 自动出料装置 毛刺 出料装置 工作效率 行程开关 一端设置 轴线平行 自动出料 后端面 钩料 拉板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抛光自动出料装置,属于出料装置领域,包括PLC控制器、行程开关、支撑杆、第一吊杆、第二吊杆、水平伸缩气缸、竖直伸缩气缸和拉杆,PLC控制器和行程开关信号连接;支撑杆平行于水平面,支撑杆的中部垂直连接有第一吊杆的一端,支撑杆一端的端部垂直连接有第二吊杆的一端,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之间连接有水平伸缩气缸,水平伸缩气缸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水平伸缩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竖直伸缩气缸,竖直伸缩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拉板。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管材抛光后端面产生毛刺,代替了人工钩料自动出料,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出料装置领域,涉及一种管材抛光自动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是管道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在建筑行业、石油化工、船舶及核电等工程领域运用广泛。
目前的管材抛光工作过程中,管材在抛光机内进行抛光处理,当这根管材的后端面经过最后一组抛光轮时,管材便停止向前输送,因为后端输送支撑工装不提供动力,这时,下一根被抛光的管材前端面还没输送到这根管材的后端面,下一根管材不能将这根管材即时向前推动,导致最后一组抛光轮与管材的后端面摩擦使管材产生许多毛刺。为避免产生毛刺,现在大都采用人工用工具钩住管材的后端面,将管材完全拉出抛光机。管材出料采用人工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管材抛光自动出料装置,解决了管材抛光后端面容易产生毛刺、人工操作管材出料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材抛光自动出料装置,包括PLC控制器、行程开关、支撑杆、第一吊杆、第二吊杆、水平伸缩气缸、竖直伸缩气缸和拉杆,所述PLC控制器和行程开关信号连接;所述支撑杆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垂直连接有第一吊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一端的端部垂直连接有第二吊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之间连接有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水平伸缩气缸,所述水平伸缩气缸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水平伸缩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的竖直伸缩气缸,所述竖直伸缩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拉杆的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拉板。
目前的管材抛光工作过程中,管材在抛光机内进行抛光处理,当这根管材的后端面经过最后一组抛光轮时,管材便停止向前输送,因为后端输送支撑工装不提供动力,这时,下一根被抛光的管材前端面还没输送到这根管材的后端面,下一根管材不能将这根管材即时向前推动,导致最后一组抛光轮与管材的后端面摩擦使管材产生许多毛刺。为避免产生毛刺,现在大都采用人工用工具钩住管材的后端面,将管材完全拉出抛光机。管材出料采用人工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较低。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材抛光自动出料装置,支撑杆安装在抛光机出料口处的外壳上,与水平面平行;水平伸缩气缸和竖直伸缩气缸均处于初始位置,拉杆的一部分位于抛光机内部,拉板垂直于水平面,并与抛光机最后一组抛光轮靠近出料口的一面平齐。行程开关安装于抛光机原有的管材支撑架上。当管材在抛光机内加工,在抛光处理过程中,管材逐渐往出料口方向移动,管材的前端送到管材支撑架上并逐渐向前移动。当管材的后端面经过最后一组抛光轮后,前端刚好到达行程开关处,并触发行程开关。PLC控制器开始工作,控制竖直伸缩气缸工作,此时,竖直伸缩气缸下降,拉杆也下降,从而带动拉板下降,此时管材的后端面与最后一组抛光轮靠近出料口的一面接触,拉板在下降过程中将管材的后端面与拉板分离,并与管材的后端面接触,延时2秒后,水平伸缩气缸伸长,将管材向出料口的方向继续拖动,将管材完全拉出抛光机,完成自动出料。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管材抛光后端面产生毛刺,代替了人工钩料自动出料,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岷河管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岷河管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0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加工用抛光设备
- 下一篇:一种磨粒流体抛光去毛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