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滇黄精育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0724.2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4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苏娟;岳健;浦绍将;王晓;韩郸;邱蓉;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山里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650206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精 育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滇黄精育苗装置,包括培养盘放置箱和培养盘,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前表面开设有箱门,且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内侧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水平滑槽,所述第一水平滑槽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培养盘的两侧面前后端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滑动嵌入到所述第一水平滑槽中,且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内侧面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水平滑槽,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内侧面对称设置有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贯穿所述第一水平滑槽和所述第二水平滑槽,且所述卡块与所述竖直滑槽相配合;通过设计培养盘放置箱,便于将培养盘纵向叠加放置,节省占地空间,且方便搬运转移,设置固定柱,便于快速将培养盘中的培养土和滇黄精幼苗取出,方便滇黄精的移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黄精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滇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草本植物,根状茎近圆柱形或近连珠状,结节有时作不规则菱状,肥厚,滇黄精有两种繁殖方式,一种是根茎切断栽种,另一种是种子栽种,滇黄精在人工培育时,一般是先通过育苗装置进行育苗,然后再将幼苗移栽至指定地点。
现有的滇黄精育苗装置,存在育苗装置占用面积大,且滇黄精种子或根茎发芽后,难以将其从连同培养土从培养槽中整体取出,采用外力撞击培养槽虽然可以取出滇黄精幼苗,但容易导致培养土松散脱落,降低滇黄精存活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滇黄精育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滇黄精育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滇黄精育苗装置,存在育苗装置占用面积大,且滇黄精种子或根茎发芽后,难以将其从连同培养土从培养槽中整体取出,采用外力撞击培养槽虽然可以取出滇黄精幼苗,但容易导致培养土松散脱落,降低滇黄精存活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滇黄精育苗装置,包括培养盘放置箱和培养盘,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前表面开设有箱门,且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内侧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水平滑槽,所述第一水平滑槽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培养盘的两侧面前后端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滑动嵌入到所述第一水平滑槽中,且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内侧面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水平滑槽,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内侧面对称设置有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贯穿所述第一水平滑槽和所述第二水平滑槽,且所述卡块与所述竖直滑槽相配合,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内表面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纵向均匀分布有多个,且所述滑腔与所述第一水平滑槽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滑腔的前端滑动嵌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嵌入端与所述滑腔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培养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培养槽内滑动嵌入有底板,且所述培养槽的内底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内底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通孔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培养槽的内部滑动嵌入有滑筒,所述滑筒滑动套设在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并间隙配合,所述滑筒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培养盘的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培养盘与所述顶盖通过卡扣卡合连接,且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培养槽内径大小相同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内沿固定设置有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伸出端上表面设置为倾斜面。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设置有雾化喷头,且所述水管与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内底面贯穿设置有排水孔,且所述培养盘放置箱的下底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滑动嵌入有集水盒。
优选的,所述培养盘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设置有提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培养盘放置箱,便于将培养盘纵向叠加放置,节省占地空间,且方便搬运转移,设置固定柱,便于快速将培养盘中的培养土和滇黄精幼苗取出,方便滇黄精的移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山里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山里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0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