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鱼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4952.7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1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葛立红;朱会;林忠浪;徐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9/06 | 分类号: | A01K89/0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邓青玲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鱼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生鱼饵,包括仿生饵本体(1),仿生饵本体(1)上设有发光灯,仿生饵本体(1)内设有与发光灯电连接的用于控制发光灯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饵本体(1)上还设有能感知仿生饵本体(1)是否处于水中的感知探头(3),感知探头(3)也与控制板(2)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仿生饵本体上设置能感知仿生饵本体是否处于水中的感知探头,将感知探头也与控制板电连接,这样,控制板可以在收到感知探头感知到仿生饵本体处于水中时,才开启发光灯,否则关闭发光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生鱼饵。
背景技术
钓鱼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垂钓钩延续了几百年的历史,没有实质性突破,虽有单钩、双钩或多钩之分,但都是一个纯渔钩,放上诱饵料,在垂钓时,一是需要放上鱼饵才能垂钓,而装鱼饵比较麻烦,而且购买鱼饵需增加费用,还不环保,不卫生;二是钩上的垂饵料容易脱落,造成空钩,使鱼不上钩;三是当勾住鱼以后,因不能使鱼在短时间内失去抵抗力,再加上钩的不牢靠,很容易使鱼脱钩而逃。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采用路亚钓法,路亚钓法又叫仿生饵钓法,也叫做拟饵钓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采用的鱼饵为仿生鱼饵,有别于传统的真饵。仿生鱼饵在钓鱼中使用十分广泛,以其耐久性、稳定性受到很大的欢迎,但目前市售的一些仿生鱼饵仅仅由塑料壳体和鱼钩组成,质量轻易漂浮且垂钓效果不好,对鱼的引诱力也不够,造成钓鱼时鱼上钩的可能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感知仿生鱼饵是否处于水中、并能模拟鱼体发射出的不可见红外光的仿生鱼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生鱼饵,包括仿生饵本体,仿生饵本体上设有发光灯,仿生饵本体内设有与发光灯电连接的用于控制发光灯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饵本体上还设有能感知仿生饵本体是否处于水中的感知探头,感知探头也与控制板电连接。
作为改进,仿生饵本体上还设有能发出红外光的红外光发射器,红外光发射器也与控制板电连接。
再改进,所述仿生饵本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控制板设置在空腔内。
再改进,所述空腔内设有配重仓,配重仓内设有配重块。
所述发光灯包括设置在仿生饵本体头部的第一发光源和设置在仿生饵本体尾部的第二发光源。
第一发光源和第二发光源均为能发出红光、黄光和蓝光三种颜色的三色LED灯。
再改进,所述仿生饵本体上还设有水压传感器,该水压传感器也与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仿生饵本体内设有设有电池仓,电池仓内设有为控制板供电的电池。
所述仿生饵本体呈鱼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仿生饵本体上设置能感知仿生饵本体是否处于水中的感知探头,将感知探头也与控制板电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能感知仿生鱼饵是否处于水中、并能模拟鱼体发射出的不可见红外光。在改进方案中,通过控制板的控制可以对光色进行随意配比,三色LED灯可以组成任意一种光色,吸引大鱼咬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仿生鱼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仿生鱼饵,包括整体呈鱼形的仿生饵本体1,仿生饵本体1内部具有空腔11,空腔11内设有配重仓5、电池仓10和控制板2,配重仓5内设有配重块6,电池仓10内设有为控制板2供电的电池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4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