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线拉拔模具及其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5587.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C3/04 | 分类号: | B21C3/04;B21C3/14 |
代理公司: | 32353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于浩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盲腔 环形槽 进液口 支撑框 拉拔 安装装置 拉拔模具 模具主体 出液口 贯穿孔 上端 模芯 连通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均匀润滑 左右布置 进线 左端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线拉拔模具及其安装装置,还包括支撑框;模芯的进线区上圆周设有多个贯穿孔;支撑框左部分设有第一出液口;模具主体设置在隔板上,模具主体左端设置轴线左右布置的第一盲腔和第二盲腔,第一盲腔内设有环形槽、上端设有与环形槽连通的第一进液口;模芯的左部分设置在第一盲腔内并且多个贯穿孔位于环形槽内、右部分设置在第二盲腔内;支撑框右部分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二进液口与第二盲腔连通,第二盲腔上端设有第二出液口。本导线拉拔模具及其安装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实现对拉拔前导线的均匀润滑,避免导线在拉拔时损坏,而且实现对拉拔后导线的冷却,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线拉拔模具及其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导线比如钢丝线、铜丝导线加工过程中,拉拔工艺是其重要的加工方式,主要是用外力作用于被拉金属的前端,将金属坯料从小于坯料断面的模孔中拉出,以获得相应的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
传统对导线进行拉拔处理前,需要对其进行润滑处理,例如钢管,在拉拔前其表面进行皂化处理,以顺利通过拉拔模具,但对于直径较小的导线,往往在拉拔前进喷射特殊的润滑乳液,一般主要将润滑乳液通过喷嘴进行,但很难对导线圆周面全面的进行润滑,造成在拉拔时导线局部出现损坏的现象,影响导线加工质量,另外,经过拉拔后的导线其表面因塑性变形造成发热,在收集时容易烫伤操作人员,一些为实现快速冷却,又防止导线氧化,使其通过冷却装置,并且加入防氧化液体再进行吹干,但多道次的拉拔造成冷却装置不方便安装,生产线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线拉拔模具及其安装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实现对拉拔前导线的均匀润滑,避免导线在拉拔时损坏,而且实现对拉拔后导线的冷却,结构紧凑,效率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导线拉拔模具及其安装装置包括模芯和模具主体,所述模芯从左至后依次设有进线区、压缩区和定径区,还包括支撑框;所述进线区上圆周设有多个贯穿孔;
所述支撑框为上端开口的盒状结构,中部通过隔板上分别左部分和右部分,支撑框左部分设有第一出液口;
所述模具主体设置在隔板上,模具主体左端设置轴线左右布置的第一盲腔,第一盲腔右端设有同轴线并贯穿的第二盲腔,模具主体右端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
所述第一盲腔内设有环形槽、上端设有与环形槽连通的第一进液口;
所述模芯的左部分设置在第一盲腔内并且多个贯穿孔位于环形槽内、右部分设置在第二盲腔内;
所述支撑框右部分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二进液口与第二盲腔连通,所述第二盲腔上端设有第二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左右贯穿且上端开口的限位槽,所述模具主体中部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下滑动嵌入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液口与储液箱连通,所述储液箱与过滤装置连接,过滤装置与第一进液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盲腔内设有卡簧,所述卡簧卡装设置在模芯左端。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的通孔上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液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挂装在支撑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5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辊轴的加工用拉拔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拔丝机用模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