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9382.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0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董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柯桥淡菊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27/34;B32B27/40;B32B27/02;B32B27/12;B32B9/00;B32B9/02;B32B9/04;B32B3/30;B32B3/08;D03D15/00;D03D15/08;D04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排汗 针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上表面设置有针织层,所述基布层下表面设置有亲肤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手感舒适且美观性好,由于设置有吸汗件,则当人体皮肤出汗时,汗液会被吸湿棉纱伸出吸汗件外部的两端吸收并迅速传递至吸湿块,吸湿块能快速吸收渗入汗液,避免汗液残留在面料表面;由于设置有凸起块,凸起块的设置能将面料和人体皮肤分隔,防止面料与人体皮肤沾粘,保证面料与人体皮肤之间的空气流通,加快汗液的排干速率,始终保证面料与人体皮肤贴合处的干爽舒适,从而保证了面料的穿着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面料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面料应运而生。
针织面料是众多面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其通常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成,因其具有良好的伸缩性、柔软性、防皱性和可生产性,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针织面料的编织结构通常较为紧密,面料经纬密度较小导致吸湿排汗性能较差,人体皮肤一旦出汗后汗水无法快速被吸收排干,从而导致面料与人体皮肤沾粘,严重影响面料的穿着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吸湿排汗性好的吸湿排汗针织面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上表面设置有针织层,所述基布层下表面设置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背离基布层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粘接有弹性框,所述弹性框内部粘接有吸汗件,所述吸汗件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和里层相互贴合的一面上开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部设置有吸湿块,所述吸湿块上缠绕有吸湿棉纱,所述吸湿棉纱远离吸湿块的两端均穿过表层和里层并延伸至吸汗件外部,所述亲肤层表面位于相邻所述吸汗件之间均设置有凸起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纺织纱和第二纺织纱错位编织排列而成,所述第一纺织纱包括纱线一和纱线二,所述纱线二以Z捻包覆于纱线一上,所述纱线一由若干根聚酰胺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二由若干根丝光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纺织纱包括纱线三和纱线四,所述纱线四以S捻包覆于纱线三上,所述纱线三由若干根纤维素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四由若干根氨纶纤维加捻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针织层包括二针道的上针盘和二针道的下针筒针织而成的花型,所述花型六路一循环,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盘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三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吸湿块为活性炭棉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凸起块为聚氨酯弹性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布层、针织层和亲肤层之间缝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表层和里层之间粘合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手感舒适且美观性好,由于设置有吸汗件,则当人体皮肤出汗时,汗液会被吸湿棉纱伸出吸汗件外部的两端吸收并迅速传递至吸湿块,吸湿块能快速吸收渗入汗液,避免汗液残留在面料表面;由于设置有凸起块,凸起块的设置能将面料和人体皮肤分隔,防止面料与人体皮肤沾粘,保证面料与人体皮肤之间的空气流通,加快汗液的排干速率,始终保证面料与人体皮肤贴合处的干爽舒适,从而保证了面料的穿着舒适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柯桥淡菊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柯桥淡菊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9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碎末吸附分离机
- 下一篇:刮平面钻中心孔用车床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