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多间隙避雷器的高压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9493.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芳;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爱伦菲尼克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4 | 分类号: | G01R3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赵伟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间隙 避雷器 高压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间隙避雷器的高压发生装置,包括供电单元、放电时间控制单元和高压放电单元;供电单元通过放电时间控制单元与高压放电单元连接,为高压放电单元提供低压直流电;高压放电单元将所述低压直流电转换为可击穿空气间隙腔室的高压电;放电时间控制单元通过控制供电单元的供电时间来调节所述高压电的持续时间;本实用新型可输出高达800KV的高压电来击穿多间隙避雷器的空气间隙腔室,并且能够自由控制高压电的持续时间,延长空气间隙腔室的喷弧时间,提供充足的时间来有效判断空气间隙腔室的成型结构是否合格;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电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多间隙避雷器的高压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配电装置时有因雷击等原因造成绝缘击穿,形成强大的短路电流,造成严重的电力故障。多间隙避雷装置具有通流容量大、简单实用的优点,是目前输电线路雷电防护的热门领域。多间隙避雷装置的空气间隙腔室是实现遮断工频续流,短时间达到熄弧目的的核心部件。因此,该空气间隙腔室的成型结构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多间隙避雷装置的避雷效果,在多间隙避雷装置出厂前对其空气间隙腔室的成型结构进行检查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的测试方法是采用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冲击电压来击穿空气间隙腔室,同时辅助高速摄像机或照相机记录空气间隙腔室的喷弧情况;这种测试方法需要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电压等级很高才能击穿空气腔室,并且击穿后喷弧的时间很短,普通的摄像设备很难捕捉到击穿瞬间的喷弧情况,因此对辅助的摄像机或照相机的要求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间隙避雷器的高压发生装置,可输出高达800KV的高压来击穿多间隙避雷器的空气间隙腔室,并且能够自由控制高压电的持续时间,延长空气间隙腔室的喷弧时间,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空气间隙腔室背击穿后喷弧的时间短、对摄像设备要求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间隙避雷器的高压发生装置,包括供电单元、放电时间控制单元和高压放电单元;
所述供电单元通过放电时间控制单元与高压放电单元连接,为高压放电单元提供低压直流电;所述高压放电单元将所述低压直流电转换为可击穿空气间隙腔室的高压电;
所述放电时间控制单元通过控制供电单元与高压放电单元之间的供电通道的连通时间来调节高压放电单元的放电时间。
优选的,上述高压发生装置中的供电单元包括电源、第一充电管理模块和第一电池;
所述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池的输出端与放电时间控制单元相连,通过放电时间控制单元为高压放电单元供电。
优选的,上述高压发生装置中的放电时间控制单元包括手动放电控制模块;
所述手动放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池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高压放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上述高压发生装置中的放电时间控制单元包括自动放电控制模块;
所述自动放电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电池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高压放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上述高压发生装置中的供电单元还包括第二充电管理模块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二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的第二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第二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池的输出端与自动放电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为自动放电控制模块供电。
优选的,上述高压发生装置中的手动放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触发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爱伦菲尼克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爱伦菲尼克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9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