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及信号转移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9674.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6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德林;蒋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品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5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32231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连接线 阅读器 信号传输装置 标签通信 距离限制 信号转移 标签 配置 天线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读取 体内 容纳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及信号转移天线,涉及天线技术领域,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被配置于载体内,所述载体内容纳商品,所述商品上配置有标签;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被配置于载体的外部;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阅读器通过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连接线与所述标签通信;一种信号转移天线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阅读器通过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连接线与标签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阅读器与标签间距离限制而无法读取的问题,实现了阅读器与标签之间没有距离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及信号转移天线。
背景技术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自动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RFID(射频识别技术)系统一般而言,由5个组件构成:传送器、接收器、微处理器、天线和标签,通常传送器、接收器和微处理器都被封装在一起,称为阅读器,所以RFID系统包括:阅读器、天线和标签。
但是阅读器的作用距离有限,标签要在RFID射频信号范围内,超出了作用距离就读取不到标签,且受到某些特殊环境的限制,阅读器与标签间的空间距离无法改变。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例如:一般将RFID标签直接贴在商品上,而商品外面有外包装,进一步地,为了防震或其他需要会在包装盒里填充其他材料,这就导致标签跟包装盒外壁之间有一段距离,用来识别这种近距离接触小型物品的阅读器功率是比较小的,仅标签跟包装盒外壁之间的这段距离就可能影响阅读器的阅读效果或者根本无法阅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阅读器与标签之间因距离限制而无法读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可以实现远距离信号传输和数据读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天线,第一天线被配置于载体内,所述载体内容纳商品,所述商品上配置有标签;
第二天线,第二天线被配置于载体的外部;
连接线,连接线连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阅读器通过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连接线与标签通信。
优选地,标签为无源标签或有源标签。
优选地,第一天线配置于载体内的任意位置,第二天线配置于载体外部的任意位置。
优选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粘贴于载体,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第一天线,连接线的另外一端穿过载体连接第二天线。
优选地,连接线为导线,信号传输装置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
优选地,载体内填充有防震材料。
优选地,载体内部容纳有多个商品,每个商品被配置有唯一编码的标签,每个标签配置有对应的第一天线,载体的外部设有与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二天线且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由连接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阅读器与标签之间因距离限制而无法读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信号转移天线,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连接线,连接线连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阅读器通过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连接线与标签通信。
优选地,标签为无源标签或有源标签。
优选地,连接线的长度大于所述标签的信号传输距离。
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品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品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9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吸顶天线
- 下一篇: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和基站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