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水冷大功率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9917.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3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煊;陈鹏程;朱露;周红斌;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水冷 大功率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水冷大功率充电装置,包括动力电池、电池插座、水冷插头、水冷电缆、水冷插座、车辆水冷系统;所述车载水冷大功率充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单元冷却水路,各个单元冷却水路分别经由电动汽车上的水冷插座、水冷电缆、水冷插头进行循环,并且每个单元冷却水路分别与车辆水冷系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形成整体循环水路。本实用新型车载水冷大功率充电装置,利用水冷循环带走充电过程中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动力电池接口处产生的热量,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充电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水冷大功率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实际应用推广时,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是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随着动力电池技术地不断突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逐渐提高。乘用车方面由最初的150km,已经提升到了400km,基本上已经解决了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与此同时,充电反而变成了一个核心的技术问题,甚至成为中外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问题。同时,随着城市运营、长途运行等电动汽车运营场景的出现,迫切需求快速电能补给已经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必须面临解决的需求,实现快速电能补给,除电池更换外,实现大功率充电是解决充电焦虑必然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在大功率充电过程将产生大量热量,使用的接触对和电缆将在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大功率充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接触对发热问题,电流的增加将产生更多的焦耳热,车辆如果在大功率充电过程中不能采用有效的接触对冷却方案,将在接口处产生高温,影响充电安全和充电寿命。车载大功率水冷充电装置,从车载水冷系统引出水冷分支,对充电过程中的接插件进行有效水冷,从而降低充电过程中的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载水冷大功率充电装置,利用水冷循环带走充电过程中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动力电池接口处产生的热量,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充电安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水冷大功率充电装置,包括动力电池、电池插座、水冷插头、水冷电缆、水冷插座、车辆水冷系统;所述车载水冷大功率充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单元冷却水路,各个单元冷却水路分别经由电动汽车上的水冷插座、水冷电缆、水冷插头进行循环,并且每个单元冷却水路分别与车辆水冷系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形成整体循环水路。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插座上布置至少两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每个水口上连接一个水管,冷却水从车辆水冷系统进入水冷插座内部,换热后从水冷插座内部流出。
进一步地,冷却水进入水冷插座内部后,与水冷插座内的接触对导体进行接触换热。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电缆将水冷插头和水冷插座连接在一起,水冷电缆内部设置空腔,空腔为水道,冷却水经由空腔水道流动,组成完整的水循环;冷却液体先到达冷却插座的发热部位,带走产生的热量后,从冷却电缆内部流动到冷却插头发热部位,继续带走热量,由水冷插头的出水口回到车辆水冷系统的液冷循环中。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插头与电池插座插合电连接,水冷插头上布置至少两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每个水口上连接一个水管,冷却水从水冷电缆进入水冷插头内部,换热后从水冷插头内部流出。
进一步地,冷却水进入水冷插头内部后,与水冷插头内的接触对导体进行接触换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车内冷却系统,通过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冷却循环水路,同时采用水电隔离的方式,对充电过程中车辆接口产生热量进行冷却,使得该充电装置的载流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意味着通载相同的电流,所需导体和电缆的体积减小,充电装置的重量将大幅减轻,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利用了车辆水冷系统,充电产生热量将由车辆自主监测、自主管理,极大增加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水冷大功率充电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9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器结构清洁胶囊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双道注射泵的输液延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