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4031.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2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涛;杨为勇;黄良大;郑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陈玉琴;刘毅峰 |
地址: | 35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部 弧形通槽 横轴 本实用新型 电池隔膜 导向块 轴承 轴心线平行 朝向一致 弧形边缘 垂直向 结构件 可转动 上架 同轴 相切 纸材 制作 投影 开口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包括本体,本体上延伸有两相对的凸部,每个凸部上开设有弧形通槽,两凸部上的弧形通槽同轴且开口朝向一致,两凸部上架固有一横轴,横轴与两弧形通槽轴心线平行,且按使用状态下各结构件的位置,横轴位于两弧形通槽的正下方,两凸部间的横轴上安装有一个以上、可转动的轴承,轴承与凸部上弧形通槽弧形边缘于垂直向的投影相切,本实用新型,纸材所受摩擦力及接触面均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
背景技术
电池隔膜用于电池制作中,其为筒状,同轴套设于电池钢壳内,电池隔膜与电池钢壳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填入压制好的正极环,电池隔膜内筒空腔中填充负极材料,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913991.0的专利文件中所述。电池隔膜的制作,即是将纸材卷成筒状结构的操作,由隔膜制作机完成。隔膜制作机主要由纸材传动机构、卷轴和导向块构成,纸材传动机构用于纸材的传动,卷轴用于纸材的卷取以形成筒状,导向块则是对传动的纸材进行导向,以便纸材可卷取到卷轴上。
现有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本体101,本体101上开设有横截面为弧形的通槽1011,构成隔膜制作机时,隔膜制作机的卷轴102同轴置于导向块的通槽1011内,且与通槽1011槽壁具有间隙,工作时,纸材在纸材传动机构的传送下,由导向块通槽1011一侧进入通槽1011,在通槽1011槽壁的阻挡下,纸材变形并变向,贴于通槽1011的槽壁向通槽1011内移动,由于电池隔膜采用的纸材,弹性通常较差,受力形变后不易复原,如此纸材在通槽1011的限位下,形成卷取态势,并最终卷取于通槽1011内的卷轴102上。现有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隔离纸于通槽1011内与槽壁接触产生滑动摩擦,且接触面大,长期使用通槽1011内易残留纸材因摩擦而掉下的纸屑,残留于通槽1011内的纸屑进一步加大摩擦力,造成生产不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现详细说明其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包括本体,本体上延伸有两相对的凸部,每个凸部上开设有弧形通槽,两凸部上的弧形通槽同轴且开口朝向一致,两凸部上架固有一横轴,横轴与两弧形通槽轴心线平行,且按使用状态下各结构件的位置,横轴位于两弧形通槽的正下方,两凸部间的横轴上安装有一个以上、可转动的轴承,轴承与凸部上弧形通槽弧形边缘于垂直向的投影相切。
本实用新型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通过在两凸部的弧形通槽的下方设置轴承,使轴承起主要承起弧形通槽内纸材的作用的同时,一方面,因轴承可转动,轴承与纸材接触承重过程中,与纸材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相比现有纸材与弧形通槽槽壁间的滑动摩擦,摩擦力更小,另一方面,纸材仅与轴承以及两凸部长度较短的弧形通槽接触,相比现有纸材与整个长度较长的弧形通槽槽壁接触,其接触面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的通槽置有卷轴后沿图1中C-C线剖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制作电池隔膜的导向块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4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电源生产用电芯点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弯折软极耳电芯转移入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