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周转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4863.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3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炽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34 | 分类号: | B65D25/34;B65D81/05;B65D25/02 |
代理公司: | 32270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珺 |
地址: | 21516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盖 缓冲件 壳体 防静电周转箱 本实用新型 防静电涂层 防静电效果 上表面 周转箱 表面设置 抗摔性能 壳体上部 使用寿命 绝缘性 转角处 底面 嵌入 抗震 契合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静电周转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和箱盖均由EPP材质制成,箱体和箱盖的表面均设有防静电涂层,箱体包括壳体和缓冲件,缓冲件设置于壳体的转角处和底面,缓冲件的上表面位于壳体的上表面的下方,箱盖的中心设有与壳体上部高出缓冲件的部分相契合的凹槽,凹槽嵌入所述箱盖的内侧面。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静电周转箱,通过在箱体和箱盖的表面设置防静电涂层,使得该周转箱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效果,箱体和箱盖均由EPP材质制成,由于EPP材质具有绝缘性,也增强了该周转箱的防静电效果,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同时通过设置缓冲件,提高了箱体的抗震抗摔性能,延长了箱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周转箱。
背景技术
周转箱也称物流箱,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碱、耐油污、无毒无味,可用于盛放食品等,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存储、流通加工等环节。周转箱可与多种物流容器和工位器具配合,用于各类仓库、生产现场等多种场合,在物流管理越来越被广大企业重视的今天,周转箱帮助完成物流容器的通用化,一体化管理,是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必备品。目前市场上周转箱的种类繁多,其防静电性能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周转箱防静电性能一般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静电周转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周转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和箱盖均由EPP(发泡聚丙烯)材质制成,箱体和箱盖的表面均设有防静电涂层,箱体包括壳体和缓冲件,壳体包括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以及与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的第四侧面,缓冲件包括中间缓冲件、第一外周缓冲件和第二外周缓冲件,中间缓冲件位于壳体的中部外围且包覆壳体的第一侧面、底面和第三侧面,第一外周缓冲件位于中间缓冲件的一侧且包覆壳体的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第二外周缓冲件位于中间缓冲件的另一侧且包覆壳体的底面、第一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三侧面,中间缓冲件、第一外周缓冲件和第二外周缓冲件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中间缓冲件、第一外周缓冲件和第二外周缓冲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且均位于壳体的上表面的下方,第一外周缓冲件和中间缓冲件之间形成用以容纳捆扎绳索的第一绳索容置空间,第二外周缓冲件和中间缓冲件之间形成用以容纳捆扎绳索的第二绳索容置空间,箱盖的中心设有与壳体上部高出缓冲件的部分相契合的凹槽,凹槽嵌入所述箱盖的内侧面。
较佳地,壳体的转角处均为曲面结构,第一外周缓冲件和第二外周缓冲件的转角处均为与壳体的转角处贴合的曲面结构。进一步地,箱盖的四个角处为与壳体的四个角处贴合的曲面结构。
较佳地,中间缓冲件的底面设有防滑凸块。
较佳地,第一外周缓冲和第二外周缓冲件对称设置在中间缓冲件的两侧。进一步地,第一外周缓冲件和第二外周缓冲件的底面均设有第一支撑件,中间缓冲件的底面设有第二支撑件。更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的中部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二支撑件的中部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共轴设置,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共同形成输送空间。
较佳地,箱盖与箱体铰接连接。
较佳地,第一外周缓冲件和第二外周缓冲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缓冲件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箱体和箱盖的表面设置防静电涂层,使得该周转箱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效果,箱体和箱盖均由EPP材质制成,由于EPP材质具有绝缘性,也增强了该周转箱的防静电效果,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同时通过设置缓冲件,提高了箱体的抗震抗摔性能,延长了箱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防静电周转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炽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炽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4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气道结构的包装箱
- 下一篇:新型组装胶存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