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5594.X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7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华;张燕;李磊;马强;孙文娟;赵前攀;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2 | 分类号: | B62D27/02;B62D27/06 |
代理公司: | 11243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胡影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顶盖 侧围 螺母 安装板总成 连接板 活动安装 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 螺栓连接 安装孔 抓手 便于安装 工作效率 定位孔 拆卸 车身 装配 节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包括:后顶盖,后顶盖与车身相连,后顶盖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和至少一个活动安装孔;至少一个连接板,至少一个连接板的一侧分别设有与至少一个活动安装孔相对应的螺母,螺母与活动安装孔螺栓连接,螺母的两端分别设有过孔;侧围安装板,侧围安装板上设有与螺母相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过孔相配合的抓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后顶盖与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与侧围安装板通过抓手固定,该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结构简单,装配精度高,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安装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轻量化越野汽车后顶盖采用SMC材质(Sheet molding compound,即片状模塑料)且可以拆卸,通常与之配合的侧围板为钣金结构,后顶盖和侧围安装板一般采用固定式螺接方式,这种螺接方式在装配过程中难以保证精度,造成安装和拆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包括:
后顶盖,所述后顶盖与车身相连,所述后顶盖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和至少一个活动安装孔;
至少一个连接板,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分别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活动安装孔相对应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活动安装孔螺栓连接,所述螺母的两端分别设有过孔;
侧围安装板,所述侧围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螺母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过孔相配合的抓手。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形成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孔分别设在所述后顶盖的两端以用于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安装孔与所述连接板分别形成为三个,三个所述活动安装孔分别设在两个所述定位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形成为矩形板体,所述螺母凸焊在所述连接板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两端分别设有条形孔,所述抓手形成为长条形板,所述抓手的一端与所述条形孔远离所述螺母的一端相连,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过孔且向所述螺母方向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抓手与所述过孔配合时形成为“L”形。
进一步地,所述抓手与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后顶盖形成为SMC材料件,所述侧围安装板形成为钣金材料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后顶盖与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与侧围安装板通过抓手固定,该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不仅结构简单,装配精度高,而且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的后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后顶盖与侧围安装板总成的侧围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P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5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件、连接结构和电动车辆
- 下一篇:一种卡车的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