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传导式金属波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5749.X | 申请日: | 201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6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星光波纹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32 | 分类号: | F16L53/32;F16L59/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传导 金属 波纹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热传导式金属波纹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热传导式金属波纹管,包括介质管1,所述介质管(1)靠近空腔(10)的管壁设有铜管(11),所述铜管(11)的内管壁贴合所述介质管(1)的外管壁,有益效果:保证了热量的最大利用率,减少了损耗比例。本装置相比较现有的专利具有热传导作用快速,热量利用率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纹管科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传导式金属波纹管。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820417080.4提供了热传导式金属波纹管。解决了如下问题:一、当输送液态介质时,由于部分液态介质在常温下容易凝固,管道发生堵塞的技术问题。二、避免了输送液化气介质时,气态介质在低温下液化,管壁结霜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样的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那就是热量散失较快,热量从外套管2位置散发到外界中,而不会将热量传递至介质管(1)的管腔中。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热传导式金属波纹管,设计开发本产品的目的是:热量散失不合理的技术问题,将热量向合理的方向散发,从而达到通入空腔10中温控介质的热量的传递的最大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热传导式金属波纹管,包括介质管1,所述介质管(1)靠近空腔(10)的管壁设有铜管(11),所述铜管(11)的内管壁贴合所述介质管(1)的外管壁,所述夹套式金属波纹管还包括外套管2、第一调控管6、第二调控管9,所述介质管1、外套管2均为波纹管,所述介质管1贯穿于所述外套管2,所述外套管2的两端焊接堵板5,所述介质管1、外套管2和堵板5围成封闭的空腔10,所述第一调控管6、第二调控管9均与所述空腔10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装置所述介质管(1)靠近空腔(10)的管壁设有铜管(11),所述铜管(11)的内管壁贴合所述介质管(1)的外管壁。由于铜管具有较好的热传导特性,从而使得空腔10中的温控介质能快速的传导至介质管(1)内,减少液态介质的低温下的粘度增大,变稠。减少管道堵塞的风险,另外当输送高压气态介质时,能冷却介质管(1),减少介质管的凝霜结冰,减少管道冻裂的风险,由于向介质管(1)内传递热量的速率远远高于向外套管2散发热量至外界的速率,从而保证了热量的最大利用率,减少了损耗比例。本装置相比较现有的专利具有热传导作用快速,热量利用率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中:介质管1、外套管2、介质管头管3、外套管头管4、堵板5、第一调控管6、第一法兰7、第二法兰8、第二调控管9、空腔10。
热传导式金属波纹管,包括介质管1,本介质管1用于输送介质,本介质管1采用可轴向补偿的波纹管,所述介质管(1)靠近空腔(10)的管壁设有铜管(11),所述铜管(11)的内管壁贴合所述介质管(1)的外管壁,所述夹套式金属波纹管还包括外套管2、第一调控管6、第二调控管9,所述介质管1、外套管2均为波纹管,所述介质管1贯穿于所述外套管2,所述外套管2的两端焊接堵板5,所述介质管1、外套管2和堵板5围成封闭的空腔10,所述第一调控管6、第二调控管9均与所述空腔10连通。
所述介质管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介质管头管3,所述外套管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外套管头管4,所述堵板5为环形板件,所述堵板5的外圈与所述外套管头管4焊接,所述堵板5的内圈与所述介质管头管3焊接,所述第一调控管6、第二调控管9分别与所述外套管头管4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装置的结构更加合理,结构的稳定性以及结构的强度更符合设计要求。如图所示。
所述第一调控管6、第二调控管9的管口均连接有第一法兰7。第一法兰用于连接第一调控管6、第二调控管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星光波纹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星光波纹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57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