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防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6045.4 | 申请日: | 201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4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严伟波;邵海军;顾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伟波 |
主分类号: | E04H17/00 | 分类号: | E04H17/00;E04H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建筑工程 护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防护栏,包括本体,本体内左右两边设置有侧板槽,侧板槽内设置有侧板,侧板和本体之间连接;两个侧板相对的侧面的上方和下方和侧板槽内壁分别通过上伸缩杆和下伸缩杆连接;两个侧板槽之间通过连接孔连通,连接孔上方设置有压板,压板两端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和侧板的底端转动连接,压板的上方设置有压杆,压杆贯穿本体上方,并且和本体之间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压杆一方面带动压板下降,进而通过连接杆使侧板伸出并不断延伸,另一方面压杆下降带动第二气囊压缩,进而使第二气囊内的气体进入到第一气囊内,从而使支撑腿伸长,从而起到支撑侧板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防护栏。
背景技术
BIM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资讯模型一词由Autodesk所创的;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现有的建筑工程用防护栏体积较大,不易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易运输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防护栏,它可以实现收缩,从而实现体积减小,便于运输。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防护栏,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内左右两边设置有侧板槽,所述的侧板槽内设置有侧板,所述的侧板和本体之间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的侧板相对的侧面的上方和下方和侧板槽内壁分别通过上伸缩杆和下伸缩杆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的侧板槽之间通过连接孔连通,所述的连接孔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的压板两端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和侧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压板的上方设置有压杆,所述的压杆贯穿本体上方,并且和本体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压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的压杆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滚球。
优选地,所述的侧板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槽,所述的支撑槽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的第一气囊的底端连接支撑腿的顶端,支撑腿的底端连接滚轮;
两个所述的侧板之间的本体内设置有气囊腔,所述的气囊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的第二气囊中部设置有压杆通道,所述的压杆贯穿压杆通道后贯穿气囊腔和本体并延伸向上,所述的气囊腔上方设置有压块,所述的压块和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气囊的底端通过导气管和第一气囊连通。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压杆一方面带动压板下降,进而通过连接杆使侧板伸出并不断延伸,另一方面压杆下降带动第二气囊压缩,进而使第二气囊内的气体进入到第一气囊内,从而使支撑腿伸长,从而起到支撑侧板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本体;2、侧板槽;3、侧板;4、上伸缩杆;5、下伸缩杆;6、连接孔;7、压板;8、连接杆;9、压杆;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滚球;13、支撑槽;14、第一气囊;15、支撑腿;16、滚轮;17、气囊腔;18、第二气囊;19、压块;20、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伟波,未经严伟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6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阳台雨水收集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安装马达成品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