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7142.5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2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盛丰润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负压抽液器,包括储液袋、负压装置和导管,储液袋上方设有进口,下方设有排放口,导管与进口连通,进口处设有防返流袋,导管的一端设置在防返流袋内;负压装置设置在储液袋内,负压装置包括前部可折弯板、后部可折弯板和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之间,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的中心通过第一卡扣组件锁紧。本实用新型负压引流器结构紧凑、排布合理,操作、运输方便,改变传统储液袋排放时废液及废渣的方向,使其不会伤害医护人员健康;负压装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减少人为按压造成的负压值偏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对胃肠梗阻病人可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对胃肠道穿孔病人可防止胃肠内的积物经破口继续漏入腹腔,并有利于胃肠吻合术后的愈合。
现有负压引流装置为鼓状弹簧负压,医护人员需双人配合连接胃管,具体操作为将鼓状负压引流装置上盖排放口打开,将弹簧压缩,盖好排放口,连接导管至胃管,松开弹簧,产生负压进行吸引减压,负压消失后断开胃管,打开排放口,翻转负压引流装置使上盖及排放口向下排出废液及残渣,再次压缩弹簧盖紧排放口盖子,连接胃管继续减压引流。但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是压缩弹簧产生负压,因为护士自身原因有时不能将弹簧压缩至最大值,即会造成负压值低;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排放口处于上方,二次压缩弹簧时鼓状负压装置内吸引出的废液及残渣会从排放口随压缩出来的空气一起喷出来,对医护人员脸部及身体衣物造成污染,危害医护人员健康;另外操作时需要两位医护人员操作,极为不便,所以我们需要针对这些缺陷进行一些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引流器,将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解决实际操作中因人为按压不到位而产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引流器,包括储液袋、负压装置和导管,所述储液袋上方设有进口,下方设有排放口,所述导管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进口处设有防返流袋,所述导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防返流袋内;所述负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液袋内,所述负压装置设置在所述进口和排放口之间,所述防返流袋的下部设置在所述负压装置内,所述负压装置包括前部可折弯板、后部可折弯板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之间,所述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的中心通过第一卡扣组件锁紧。
具体地,所述前部可折弯板的内侧面设有凸台,所述后部可折弯板的内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套设在所述凸台外侧,下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具体地,所述前部可折弯板与后部可折弯板上下两端均设有折弯部,所述前部可折弯板上端的折弯部与后部可折弯板上端的折弯部固定连接,所述前部可折弯板下端的折弯部与后部可折弯板下端的折弯部通过第二卡扣组件连接,所述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的连接处均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宝塔弹簧,所述第一卡扣组件位于宝塔弹簧内。
具体地,所述防返流袋的袋口和袋底设有相连通的开口。
具体地,所述排放口为十字阀排放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
具体地,所述储液袋正面的上方设有进液口的标识,下方设有出液口的标识,中间标注有产品名称和操作指示图案。
具体地,所述储液袋正面还标注有储液袋容量,所述储液袋正面两侧均设有容量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盛丰润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盛丰润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7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清洗疏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分泌治疗药物熏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