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固定的环境监测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7380.6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陈明;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B5/04 | 分类号: | B62B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李彦孚 |
地址: | 6525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移动 固定 环境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境监测车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移动固定的环境监测车,包括车体,车体下端开设有凸型槽,凸型槽上端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组移位螺纹套,两组移位螺纹套下端通过支撑杆铰接于支撑板,支撑板下端两侧设有滚轮,车体两侧开设有凹槽,凹槽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另一端贯穿活塞缸,且固定连接有活塞,通过螺纹杆带动的转动带动两组移位螺纹套的相互靠近和远离,从而使下端的支撑板和滚轮进行升降,便于对车体的移动,同时在滚轮上升过程中,活塞会由于车体的重力进行下移,从而使密封空间中体积逐渐增大,使得该区域内的气压逐渐减小,对吸盘的吸附能力更强,对车体的固定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固定的环境监测车。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的核心目标是提供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服务。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环境监测的对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现有技术进行环境空气现场监测时,往往较依赖于现场实际条件,在狭小地区中,大型车辆不便于进入,使得检测设备需要人工进行搬运,而传统的监测小车不只能通过滚轮的脚刹进行固定,固定效果不稳定,容易移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于移动固定的环境监测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固定的环境监测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进行环境空气现场监测时,往往较依赖于现场实际条件,在狭小地区中,大型车辆不便于进入,使得检测设备需要人工进行搬运,而传统的监测小车不只能通过滚轮的脚刹进行固定,固定效果不稳定,容易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固定的环境监测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下端开设有凸型槽,所述凸型槽凸口端朝下,所述凸型槽上端设有螺纹杆,所述车体内部靠近凸型槽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轴端固定连接于螺纹杆一端,所述螺纹杆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与凸型槽,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组移位螺纹套,两组所述移位螺纹套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铰接于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通过铰接件铰接于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凸型槽凸口端开设有与燕尾块相互配合的燕尾槽,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于凸型槽凸口端,所述支撑板下端两侧设有滚轮,所述车体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贯穿活塞缸,且活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与活塞缸内部下端之间活动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塞缸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内部与活塞缸上端通过导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靠近中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螺纹杆两端的螺纹呈相反结构。
优选的,所述燕尾槽两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与凸型槽凸口端。
优选的,所述凸型槽凸口端两侧开设有供支撑杆移动的斜槽。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与活塞缸连接端设有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未经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7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