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解决吸顶灯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8235.X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9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舒成洁;方海良;叶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潭阳光照明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灯具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F21V23/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鹰潭市智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1 | 代理人: | 周少华 |
地址: | 335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吸顶灯 关闭 后余亮 问题 放电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吸顶灯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有至少一个LED发光器,所述LED发光器上串联复数个灯光颗粒,所述每1‑3个灯光颗粒并联一贴片电阻,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光器内的每1‑3个灯光颗粒上并联一贴片电阻,吸收漏电,从而防止灯光颗粒微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中的配套电路,尤其是指一种解决吸顶灯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有些一类吸顶灯需要接地线或是吸顶灯开关接在零线上等原因,使吸顶灯电路会微弱漏电,致使吸顶灯发生余亮,这一问题在一般的照明场所不会影响其使用,但是在一些特殊场所,如光学检测室中吸顶灯的应用上,余亮的存在会影响仪器的检测结果,因此针对吸顶灯断电后的余亮问题,有必要对其输入电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吸顶灯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通过在发光器内的每1-3个灯光颗粒上并联一贴片电阻,吸收漏电,从而防止灯光颗粒微亮。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二)技术方案
一种解决吸顶灯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有至少一个LED发光器,所述LED发光器上串联复数个灯光颗粒,所述每1-3个灯光颗粒并联一贴片电阻。
进一步,所述LED发光器数量至少为2个且相互并联。
进一步,所述贴片电阻的阻值为300K。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在发光器内的每1-3个灯光颗粒上并联一贴片电阻,吸收漏电,从而防止灯光颗粒微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电源 2、LED发光器
3、灯光颗粒 4、贴片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解决吸顶灯关闭后余亮问题的放电电路,包括电源1,所述电源1是由220V电压经吸顶灯内变压器处理之后提供的电源,所述电源1连接有至少一个LED发光器2,如果连接有两个以上LED发光器2,则它们并联之后再连接于电源1,所述LED发光器2上串联复数个灯光颗粒3,所述每1-3个灯光颗粒3并联一贴片电阻4,为达到最佳吸收漏电效果,所述贴片电阻4的阻值为300K。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于通过在发光器内的每1-3个灯光颗粒上并联一贴片电阻,吸收漏电,从而防止灯光颗粒微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潭阳光照明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灯具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鹰潭阳光照明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灯具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82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