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8668.5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7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魏逸群;赵一哲;卢永成;赵立权;王先前;邵建惠;徐世俊;杜艳韬;王志平;马宁;靳慧炜;刘红燕;刘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标普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系统,其能够兼具对层间水以及地面积水的有效排除。为实现前述目的的排水系统,包括:第一排水装置,埋设于硬质地面下方,沿所述地面的长度方向延伸,具有第一排水通道;以及第二排水装置,配置为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包括:透水部,设置于所述硬质地面上方,允许地面积水通过;引流部,具有第二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透水部及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为硬质地面上的积水,常在硬质地面设置排水系统。现有的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排水沟以及雨水管道。其中,为了延长排水沟的使用年限以及地面防水层以及沥青使用年限,同时为了防止排水沟占用路面空间、影响画道路标线等问题,排水沟设置为暗沟,即埋设于硬质地面沥青混凝土等的内部,用于将路面积水中渗入硬质地面沥青层的层间水部分引入雨水管道,再通过雨水管道进行排出。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排水系统无法有效对硬质地面上方的积水进行排出,从而导致地面积水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系统,其能够兼具对层间水以及地面积水的有效排除。
为实现前述目的的排水系统,包括:
第一排水装置,埋设于硬质地面下方,沿所述地面的长度方向延伸,具有第一排水通道;
第二排水装置,配置为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包括:
透水部,设置于所述硬质地面上方,允许地面积水通过;
引流部,具有第二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透水部及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相连通。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系统用于桥梁排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
第三排水装置,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出水口连通,用于引出所述第一排水通道中的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水装置为排水沟,所述第二排水装置为排水帽,所述第三排水装置为排水管。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沟包括排水沟盖板,所述排水沟盖板上开设有允许所述引流部进入的连接孔。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部上设置有弹性卡爪,所述排水帽通过将所述弹性卡爪卡入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排水沟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沟由多个排水沟单元组成,所述多个排水沟单元中任意相邻排水沟单元以可弹性张开的方式相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排水沟单元包括横臂以及在所述横臂的两侧伸出的纵臂,所述横臂与两所述纵臂围成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单元,多个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单元连通成为所述第一排水通道;
其中,所述纵臂上开设有引流槽。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排水沟单元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沟的两端设置有排水沟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硬质地面上设置本排水系统,使得硬质地面中的地表地面积水以及渗透至硬质地面下方的层间水进行排除。具体地,第二排水装置2可用于将硬质地面上的积水引导进入至硬质地面下方的第一排水装置1中,而第一排水装置1则可以将渗透进硬质地面内的层间水以及由第二排水装置2引导进入的路面积水汇集后排除。如此设置,在不对路面造成影响的前提下,提高了排水系统对于路面积水的排水能力,提高了整体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标普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标普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8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焊接钢管的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