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8763.5 | 申请日: | 201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韩冲芳;杨文曲;雒珉;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慧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B5/0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马俊平 |
地址: | 03000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气 二氧化碳 浓度 检测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导管,包括过滤装置、呼吸回路、检测管和防脱管,所述呼吸回路为波纹管,所述呼吸回路和检测管通过弯头管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检测管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呼吸回路连接,所述呼吸回路远离弯头管的一端与防脱管连通,所述防脱管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分隔带,所述分隔带两侧、且在防脱管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弹簧卡片,所述呼吸回路与防脱管连接的一端管口内壁上开设有一用以卡接弹簧卡片的圆环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经济性好,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波纹管不易脱落,风险系数小,方便医务人员一并拿取,节省病人抢救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导管。
背景技术
双腔支气管导管普遍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肺隔离技术中,分为左右两个管腔,通过Y型的连接装置与麻醉机呼吸管道连接;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的监测可反映肺通气,还可反映肺血流,大量应用于使用呼吸机麻醉的临床评估中。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的接头直接连接在连通麻醉机的呼吸管道上,在使用过中,拿取不方便,浪费时间,防脱管部分容易脱落,在手术期间可能发生意外脱落,对于病人是非常危险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导管,旨在解决在使用过过程中效率低、不方便、易脱落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导管,包括过滤装置、呼吸回路、检测管和防脱管,所述呼吸回路为波纹管,所述呼吸回路和检测管通过弯头管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检测管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呼吸回路连接,所述呼吸回路远离弯头管的一端与防脱管连通;所述防脱管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分隔带,所述分隔带两侧、且在防脱管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弹簧卡片,所述呼吸回路与防脱管连接的一端管口内壁上开设有一用以卡接弹簧卡片的圆环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卡接在所述呼吸回路上,所述第二卡环与第一卡环一体成型且设置所述第一卡环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管穿插在所述第二卡环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轴心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经济性好,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波纹管不易脱落,风险系数小,方便医务人员一并拿取,节省病人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涉及防脱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涉及呼吸回路与防脱管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涉及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慧,未经王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87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影像管尾套压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