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查野外作业用地质锤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9352.8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刚;陈阳;朱正杰;陈飞;李良林;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刚 |
主分类号: | B25D1/00 | 分类号: | B25D1/00;B25G1/00;B25G3/36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孙林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勘查 野外作业 用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勘查野外作业用地质锤,包括锤头和手柄,所述锤头的一侧固定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手柄,所述锤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尖嘴和圆饼,且圆饼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手柄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外壳,且防护外壳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将锤头与手柄可进行拆开收纳的效果,避免了占用较多的背包空间,便于地质勘察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携带,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起到能将使用人员的手部进行保护的效果,避免锤头敲击岩石时,飞溅的岩石碎屑会划伤到手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勘查野外作业用地质锤。
背景技术
地质锤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工具之一,选用优质钢材制成;其式样随工作地区的岩石性质而异,用于火成岩地区的地质锤,多数一端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另一端呈尖形或楔形;用于沉积岩发育的地区,其中一端常呈鹤嘴形;按重量,地质锤还分轻、重型等。
但是现有的地质锤在使用时大多为一个整体结构,在野外作业时不便于收纳携带,另外现有的地质锤在使用时地质锤手柄的位置没有设置防护设施,使得锤头敲击岩石时,飞溅的岩石碎屑会划伤到手部,造成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质勘查野外作业用地质锤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质勘查野外作业用地质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质勘查野外作业用地质锤,包括锤头和手柄,所述锤头的一侧固定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手柄,所述锤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尖嘴和圆饼,且圆饼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手柄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外壳,且防护外壳的表面开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贯穿开设有内螺纹孔,且连接块从两侧方向看均为“H”型。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表面包覆有防护橡胶,所述手柄的一端的表面固定焊接有外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手柄一端固定焊接的外螺纹杆位于所述连接块内部开设的内螺纹孔的内部,所述手柄与连接块之间通过内螺纹孔与外螺纹杆之间的螺纹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为横着摆放的“U”型,所述开口位于防护外壳一侧的表面。
优选的,防护外壳的一端贯穿设置有通孔,且该通孔活动卡接在连接块表面的凹槽内,所述防护外壳通过连接块活动安装在手柄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内螺纹孔和外螺纹杆,以达到将锤头与手柄可进行拆开收纳的效果,避免了占用较多的背包空间,便于地质勘查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携带,使用时连接块位于锤头与手柄之间能有效的将两者进行安装连接,同时手柄一端固定焊接的外螺纹杆与连接块内部开设的内螺纹孔的设置有助与将手柄从连接块的一端顺时针拧进去或者逆时针拆下来。
2、通过设置的连接块、防护橡胶和防护外壳,以达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能将使用人员的手部进行保护的效果,避免锤头敲击岩石时,飞溅的岩石碎屑会划伤到手部的问题,使用时防护外壳活动安装在连接块表面的凹槽内,使防护外壳能够在连接块的凹槽内活动旋转,无论使用人员能用的是尖嘴的一端还是圆饼的一端,其使用人员的手都可以受到防护外壳的保护,另外防护橡胶包覆在手柄的表面,能够防止地质勘查人员在工作时手部被手柄的表面磨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质勘查野外作业用地质锤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连接块与手柄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刚,未经张瑞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9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