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9744.4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3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利仁达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 |
代理公司: | 11588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限位板 钢管 弹性布 两组 承压块 带式输送机 伸缩杆 底座 固定板上表面 无缝钢管生产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高 闭合 皮带表面 送料装置 自动固定 自动下料 弹性绳 固定板 支撑柱 折叠 脱离 底端 铰接 下料 粘结 焊接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送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通过四组支撑柱固定有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皮带表面通过第一连杆等间距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两侧均通过两组伸缩杆铰接有弧形限位板,两组所述弧形限位板底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布,所述弹性布上方贯穿粘结有承压块,钢管自身重力带动承压块下降,进而带动弹性布向中间折叠、弧形限位板向中间闭合,对钢管自身进行固定,当钢管由于自身重力开始脱离承压块时,弹性布向两侧展开,弹性绳、伸缩杆回缩,两组弧形限位板向两侧打开,钢管即可自动从两组弧形限位板内脱离,实现了钢管的自动固定及自动下料功能,无需人工下料,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缝钢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冷轧无缝钢管是一种新型的钢管品种,因为其高精密度、轧制可控高精度、优良的力学性能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使用冷轧机对钢管进行轧制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钢管移至送料装置中,在送料装置中钢管被送至冷轧机的入口后进行轧制。
传统的送料装置缺乏对钢管的固定措施,运输过程中钢管易发生偏移,同时钢管的下料也需要人工参与,耗费人力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送料装置,钢管自身重力带动承压块下降,进而带动弹性布向中间折叠、弧形限位板向中间闭合,对钢管自身进行固定,当钢管由于自身重力开始脱离承压块时,弹性布向两侧展开,弹性绳、伸缩杆回缩,两组弧形限位板向两侧打开,钢管即可自动从两组弧形限位板内脱离,实现了钢管的自动固定及自动下料功能,无需人工下料,工作效率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送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通过四组支撑柱固定有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皮带表面通过第一连杆等间距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两侧均通过两组伸缩杆铰接有弧形限位板,两组所述弧形限位板一侧均通过两组弹性绳与固定板连接,两组所述弧形限位板底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布,所述弹性布上方贯穿粘结有承压块,所述固定板中部焊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内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顶端与承压块底端焊接,所述底座上表面带式输送机一侧焊接有缓冲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四角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弧形限位板内壁与承压块上表面均粘结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内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焊接于第三连杆。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上表面两侧均焊接有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上表面粘结有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钢管自身重力带动承压块下降,进而带动弹性布向中间折叠、弧形限位板向中间闭合,对钢管自身进行固定,当钢管由于自身重力开始脱离承压块时,弹性布向两侧展开,弹性绳、伸缩杆回缩,两组弧形限位板向两侧打开,钢管即可自动从两组弧形限位板内脱离,实现了钢管的自动固定及自动下料功能,无需人工下料,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带式输送机;4、第一连杆;5、固定板;6、伸缩杆;7、弧形限位板;8、弹性绳;9、弹性布;10、承压块;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缓冲块;14、防护板;15、螺纹孔;16、螺栓;17、橡胶垫;18、弹簧;19、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利仁达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利仁达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9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辊轴承进水检测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速线材轧机用2#侧套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