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0326.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莉;张淑艳;高严;刘沅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光华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殷筛网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经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机构 逆变器 散热器 光伏并网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 冷却机构 冷却系统 外侧设置 散热板 内部设置 散热效率 散热装置 上下两侧 水汽 限位块 散热 卡槽 冷气 水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冷却系统,包括逆变器本体和防护机构,逆变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散热器,逆变器本体的两侧边设置有冷却机构,且冷却机构的外侧通过限位块进行固定,防护机构的内侧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逆变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且防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U型管道、散热器和散热板,三种散热装置配合使用,提高散热效率,U型管道可通过水冷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板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将冷气转送到逆变器本体上,另一方面,可以防止U型管道上的水汽落入到逆变器上,造成电气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冷却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设备。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
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对于逆变器冷却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的冷却装置,一般都是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但是这样的散热效果不好,散热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散热效率不佳,则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冷却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冷却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逆变器散热效率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冷却系统,包括逆变器本体和防护机构,所述逆变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散热器,所述逆变器本体的两侧边设置有冷却机构,且冷却机构的外侧通过限位块进行固定,所述防护机构的内侧开设有卡槽,用于固定逆变器本体,所述卡槽的内部环绕设置有U型管道,且U型管道的外侧铺设有散热板,所述U型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防护机构的后侧上方,且U型管道的出水口设置在防护机构的后侧下方,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泵,且泵也固定在防护机构的后侧。
优选的,所述U型管道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含有第一螺旋连接块和第二螺旋连接块,所述第一螺旋连接块和第二螺旋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连接块与第二螺旋连接块的内侧均设置有密封垫,且密封垫设置为楔形结构,其厚度逐渐增高。
优选的,所述螺旋杆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U型管道可贯穿第一螺旋连接块、螺旋杆和第二螺旋连接块,所述密封垫为塑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冷却机构对称设置在防护机构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设置有两个出口,且设置成“T”形结构,其中一个出口连接到泵,另一个出口内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也设置有两个出口,且设置成“T”形结构,其中一个出水连接到泵,另一个出口内设置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首先通过在逆变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且防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U型管道、散热器和散热板,三种散热装置配合使用,提高散热效率,U型管道可通过水冷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板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将冷气转送到逆变器本体上,另一方面,可以防止U型管道上的水汽落入到逆变器上,造成电气危害,其次,U型管道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机构,一方面便于U型管道的拆卸安装,另一方面通过连接机构能够是的U型管道端口连接更加稳定和密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光华学院,未经长春光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03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电力电子交流开关模组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数码发电机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