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0793.X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丁金炬;何国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6 | 分类号: | A47J27/08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内锅,包括:内锅本体;电热膜,设置于内锅本体上,电热膜包括覆盖于内锅本体的侧壁上的第一电热膜段;电极带,设置于第一电热膜段上并沿内锅本体的周向布置,电极带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带和第二电极带,第一电极带和第二电极带布置于内锅本体的相对的两侧。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锅的电热膜加热功率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产品因其烹饪压力高、速度快,已经被消费者广泛使用。其中电压力锅的加热方式是产品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市场上,主要分IH加热和电热盘加热,通过IH加热的电压力锅对其内锅有导磁要求,通过电热盘加热的电压力锅对锅与电热盘配合的配合面要求高。为了能够同时减少对内锅的导磁要求和对内锅的配合面的要求,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通过电热膜加热内锅的加热方式,首先上述加热方式对内锅的材质没有特别的要求;其次,由于不再设置电热盘,因此内锅不再具有与电热盘配合的配合面,自然也就不再有对内锅的配合面的要求;最后,上述加热方式的热效率高,烹饪效率高。
采用电热膜加热的电压力锅包括煲体以及内锅,内锅的外表面上覆有电热膜,电热膜上设置有沿内锅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对设置。上述电极的设置方式使得电热膜的加热功率不均匀,导致内锅部分区域的温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温度,影响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锅的电热膜加热功率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锅,包括:内锅本体;电热膜,设置于内锅本体上,电热膜包括覆盖于内锅本体的侧壁上的第一电热膜段;电极带,设置于第一电热膜段上并沿内锅本体的周向布置,电极带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带和第二电极带,第一电极带和第二电极带布置于内锅本体的相对的两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热膜包括覆盖于内锅本体的侧壁上的第一电热膜段,电极带设置于第一电热膜段上并沿内锅本体的周向布置,电极带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带和第二电极带,第一电极带和第二电极带布置于内锅本体的相对的两侧。上述结构使得两电极带上某一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与两电极带上其他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的差值较小,从而使得电流分布更均匀,进而使得发热功率更加均匀,改善食物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带的靠近第二电极带的第一端在水平面上与第二电极带的靠近第一电极带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d1和第一电极带的中心点在水平面上与第二电极带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d2的差值小于70mm。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小两电极带上某一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与两电极带上其他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的差值,从而进一步使得电流分布更均匀,进而进一步使得发热功率更加均匀,改善食物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带和第二电极带均沿内锅本体的周向方向水平延伸。上述结构使得最大的距离与最小的距离之间的差值较小,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得电流分布均匀,进而使得发热功率更加均匀,改善食物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带设置于内锅本体的第一高度处,第二电极带设置于内锅本体的第二高度处,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为同一高度。上述结构使得内锅加热更加均匀,从而保证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带的弧度在7π/18至11π/18之间,第二电极带的弧度在7π/18至11π/18之间。上述结构既能够减小两电极带上某一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与两电极带上其他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的差值,使得电流分布更均匀,又能够保证电极带通电工作范围,使得电热膜加热面积更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0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