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肺排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3018.X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8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李鹏;马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李鹏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262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肺排痰装置,包括安装架与固定板,所述安装架的底端两侧焊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底端套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底端焊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嵌接安设在固定板上,所述安装架的边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里侧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侧套接有转轴,该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螺帽以及减速电机等配合设计,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一连杆调节螺柱与螺纹套筒的间距,即可针对不同的群体调整相应的叩击力度,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相应的适用范围广,同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配合也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减少出现误差的可能,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
背景技术
叩击排痰是通过叩击背部,促进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以利其排出,以利肺炎控制,以防肺泡萎缩和肺不张。操作步骤是协助患者坐位或者侧卧位,医护人员五指并拢呈弓形,以患者能承受为宜的力量对患者进行叩击,帮助患者进行排痰。这种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对此公开号为CN20579598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包括支架以及与支架铰接的叩击装置,上述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上述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叩击锤上的叩击垫为橡胶垫,能缓冲叩击锤作用在患者身体上的力度,叩击垫表面设置有椭球状凹槽,模仿医护人员五指并拢呈弓形的叩击手法,对患者实施叩击排痰的功能,上述实用新型省时省力,减小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但是由于叩击对象的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调节叩击力度,以达到较好的排痰效果,上述方案无法有效的对叩击力度进行调节,相应的适用范围较窄,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会给凸轮造成磨损,存在相应的局限性,如何发明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肺排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清肺排痰装置,包括安装架与固定板,所述安装架的底端两侧焊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底端套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底端焊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嵌接安设在固定板上,所述安装架的边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里侧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侧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后端的减速电机对接相连,所述减速电机通过螺钉与安装架固定相连,所述转盘的边侧通过销轴活动安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通过销轴活动安设有第二连杆,所述销轴的外侧套接有螺帽,所述第二连杆的左右两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二连杆一体成型,所述滑块与支撑架里侧的滑槽活动相连,所述支撑架与底侧的固定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对接安设有叩击锤,所述叩击锤的底端粘接有叩击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中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里侧焊接有护环,此设置便于减少对固定板的磨损,对通孔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低于第二连杆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杆的中线与底侧的通孔中心处在同一条中垂线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开设有豁口,所述支撑架里侧的滑槽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柱的底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螺柱一体成型,所述螺柱的中侧设有刻度线,此设置便于螺纹套筒与螺柱之间的距离调节,方便将两侧螺纹套筒的长度调节一致。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转盘的截面直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螺帽以及减速电机等配合设计,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一连杆调节螺柱与螺纹套筒的间距,即可针对不同的群体调整相应的叩击力度,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相应的适用范围广,同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配合也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减少出现误差的可能,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李鹏,未经高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3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