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压缓冲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3225.5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2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特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2 |
代理公司: | 11335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43201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层 防护层 填充层 本实用新型 芯体部件 外圆周 缓冲 抗压 线缆 变形 电缆 挤压 屏蔽外界电磁 玻璃纤维丝 弧形凹槽 弧形凸起 抗压性能 首尾相连 橡胶材料 保护芯 绝缘套 铝板卷 内芯体 圈凹槽 体部件 向内 吸收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压缓冲电缆,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包括芯体部件、填充层、防护层、缓冲层和绝缘套,填充层由玻璃纤维丝制成,置于芯体部件周围,防护层为铝板卷绕而成的圆筒,外圆周上均匀分布着一圈凹槽,防护层外设置缓冲层,缓冲层为橡胶材料,外圆周上由首尾相连的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构成。当缓冲层受到外力的作用向内挤压时,所受到的外力通过变形进行吸收转化,起到了缓冲和保护的作用,防护层起到对缓冲层容变形和提高线缆强度,以及屏蔽外界电磁信号的作用,减少了对填充层以及填充层内芯体的挤压,从而起到保护芯体部件的作用,增强了电缆的抗压性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抗压效果好,不易损坏,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压缓冲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这其中则必不可少的用到电缆,电缆包括由导电的导体和包裹于导体外圈的绝缘套,电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各种恶劣施工环境的影响,电缆经常受到挤压和碰撞,当电缆受到外力挤压时,由于普通电缆的绝缘套材料一般,包裹于导体外圈的绝缘套无法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从而使内部的导体容易受到损坏,伤及电缆的运行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人们对电缆的防护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缓冲电缆,通过防护层和缓冲层的设置,具有较好的缓冲和防护效果,有效降低了外部压力对电缆造成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压缓冲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部件、填充层、防护层、缓冲层和绝缘套,所述芯体部件的外部具有填充层,填充层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着防护层、缓冲层和绝缘套。
所述芯体部件由线芯和绝缘层构成,线芯为若干根铜线绞接而成,绝缘层为厚度0.5mm的空心圆管,材料为聚氯乙烯,芯体部件的数量为1个~4个,且相互隔开;
所述填充层由玻璃纤维丝构成,填充于芯体部件的周围,起到绝缘和隔热作用;
所述防护层为铝板卷绕而成的圆筒,防护层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着一圈凹槽,凹槽构成容纳变形的空腔,铝板的厚度为2mm~3mm,防护层的凹槽底端距离防护层内径的厚度为2mm,防护层的外径距离防护层内径的厚度为3mm,防护层强度较高,可有效抵挡外部的压力,且防护层选用铝板,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所述缓冲层为氟硅橡胶材料,缓冲层的外圆周上由首尾相连的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构成,缓冲层的厚度为3mm~5mm,缓冲层的弧形凹槽底端距离缓冲层内径的厚度为3mm,缓冲层的弧形凸起顶端距离缓冲层内径厚度为5mm,缓冲层的结构如此设置,具有较好的变形效果,可吸收大部分的压力,且选用氟硅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贮存寿命。
所述绝缘套为聚氯乙烯材料,置于最外端,绝缘套的厚度为0.5mm~1mm。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的每个凹槽对应着缓冲层的每个弧形凸起。如此设置,更有利于缓冲层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外力压在绝缘套上,绝缘套将压力传递到缓冲层,若压力在缓冲层的弧形凸起处,弧形凸起被挤压变形,向两侧的弧形凹槽运动,抵挡一部分压力;若压力在缓冲层的弧形凹槽处,弧形凹槽被挤压变形,向弧形凹槽底部的防护层的凹槽运动,抵挡一部分压力。
当压力经过缓冲层后,将剩余的压力传递到防护层上,防护层抵挡剩余的压力,从而保护芯体部件,防止被挤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缓冲层的存在,缓冲层受到外界压力时,可通过有效的变形,首先抵挡外界的压力,防护层将缓冲层传递过来的剩余压力再次吸收,可以抵挡外力对电缆的破坏,从而有效保证电缆的芯体部件可靠的工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特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特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32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