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823526.8 申请日: 2019-06-03
公开(公告)号: CN209904530U 公开(公告)日: 2020-01-07
发明(设计)人: 杨亮;夏百战;戚远航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主分类号: B60K17/12 分类号: B60K17/12;F16H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8402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变速装置 负载电机 车载蓄电池组 汽车启动 变速 开关组成 串联 安全隐患问题 电动汽车技术 本实用新型 电驱动系统 固定齿轮比 变速机构 不一致性 传动连接 电动汽车 调速机构 控制负载 汽车车轮 汽车动力 踏板 驱动盘 转动轮 电机 客车 一体化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包括车载蓄电池组、负载电机以及汽车启动开关,在所述车载蓄电池组、负载电机以及汽车启动开关组成的回路中串联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入端由汽车动力踏板进行控制,所述负载电机以固定齿轮比与汽车车轮传动连接。所述变速装置包括驱动盘、转动轮以及压力调速机构。通过将变速装置串联到车载蓄电池组、负载电机以及汽车启动开关组成的回路中,并且在启动后会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从而控制负载电机的功率,通过这一变速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CAN总线在电动汽车变速时存在的不一致性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因为其节能环保以及能源转换率高的特点收到各个汽车开发商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的燃油动力车,电驱动系统在通电之后便会有很高的扭力,因此舍弃的传统燃油汽车的变速箱结构,获得了更加直接的传动方式,因此大大的提高了汽车的能源转换率。

在电动汽车中,驾驶人踩下加速踏板,传感器检测踏板的移动量呻该值被传递到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向电机控制器发出指令时电机控制器计算电机的各项指标时控制电机工作。

轻轻踩下加速踏板时,电池的放电电流较小。用力踩下加速踏板时,电池的放电电流就会很大。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达到变速的目的。但是这样的变速机构,会过度依赖于传感器以及电控系统的工作,传统的电动汽车一般采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递,但是CAN总线存在不一致性,CAN总线2 OA在信息认证中规定: 发送器验错的范围可覆盖到帧结束,如果发现错误,以后就按优先权和状态的规定重发; 接 器验错的范围覆盖到帧结束的前一位。因此,如果由于空间干扰、电 源波动等原因,对于帧的倒数第二位,一部分节点A认为无错,一 部分节点B 认为有错,即出现了所谓的ByzanTIne 错误。这时,根 EOF 应该是7个隐性位,节点B 认为这是一种形式错误,所以就会启动错误帧,通知发送器重发,同时丢弃收到的帧。而认为设错的节点A 由于只查到倒数第二位,因此就会接收此帧。如果在发送器例行的下一次发送前B 通知的重发成功,A就会收到重复帧; 如果重发不成功,B 就丢了一帧。在转向和制动系统中,4 个轮子对命令的不同理解,可能造成性能的下降或其他更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包括车载蓄电池组、负载电机以及汽车启动开关,在所述车载蓄电池组、负载电机以及汽车启动开关组成的回路中串联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入端由汽车动力踏板进行控制,所述负载电机以固定齿轮比与汽车车轮传动连接。

所述变速装置包括驱动盘、转动轮以及压力调速机构,其中

转动轮呈空心的圆环状,且在转动轮的侧壁上固定有弧形磁铁,所述转动轮的外侧设置有线圈,所述转动轮穿过线圈并不与线圈的内壁接触,所述线圈的两端通过导线接入到车载蓄电池组、负载电机以及汽车启动开关组成的回路中,在转动轮的曲面外侧呈卡齿装设置。

驱动盘的曲面与转动轮的曲面外侧啮合,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驱动盘的圆心处并与驱动盘固定,且伺服电机由汽车启动开关控制开启关闭,同时伺服电机由车载蓄电池组进行供电。

压力调速机构包括活动安装在驱动盘一侧圆心处的外壳以及套接在伺服电机输出轴外表面的旋转元件,旋转元件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且旋转元件的曲面上设置有突出部,外壳上设置有滑行部,在滑行部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一侧与压杆的一端连接,压杆的另一端与汽车的动力踏板连接,滑块的另一侧通过弹性元件与压块连接,压块的一侧设置有挤压部件。

优选的,所述挤压部件与突出部均呈半球状设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35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