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用便于清洗的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3585.5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7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华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32344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料 粉类 取样装置 把手 滑杆 滑套 下层 连接杆 实验杯 张开 上层 本实用新型 食品检测 有效减少 左右倾斜 上端口 提把手 重复 撑开 对合 混入 压入 装设 清洗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用便于清洗的取样装置,包括滑杆,滑杆上装设有滑套,滑杆的两端装设有限位板,滑套的一端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装设有取料盖,滑套的另一端装设有把手。向外拉动把手,可使取料盖张开,张开瞬间,将压入下层的上层粉类食品拨至两侧,而取料盖撑开的空间会立即被下层粉类食品填上,重复握紧把手,两侧的取料盖立即对合盖住粉类食品,然后上提把手,将取样装置的取料盖对应实验杯上端口,重复向外拉动把手,同时左右倾斜取样装置,即可将取料盖内的粉类食品倒入实验杯内,因而在取料过程中,可有效减少上层粉类食品向下层粉类食品内混入量,不容易造成检测判断失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检测用便于清洗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和运用化工单元操作,并发展形成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从而促进食品工业向大规模、连续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现有的粉类食品多需要取样,然后放入实验杯内,然后加入实验试剂进行混合反应,而取样时,多采用勺子进行舀取,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采用勺子舀取,仅仅适合对包装表面的粉类食品进行取用,而在对下侧的粉类进行取用时,包装内上表面的粉类食品与下侧的粉类食品会大量混合,因而在检测制造商是否有违法混料的嫌疑时,容易造成检测判断失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便于清洗的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取料时,包装内上表面的粉类食品与下侧的粉类食品会大量混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检测用便于清洗的取样装置,包括滑杆,所述滑杆上装设有滑套,所述滑杆的两端装设有限位板,所述滑套的一端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装设有取料盖,所述取料盖的端口装设有封闭环,所述滑套的另一端装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滑杆上、位于滑套和限位板之间的两段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在限位板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套上。
优选的,所述取料盖为半球盖结构。
优选的,所述封闭环为圆环结构。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折角杆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握住把手,带动取料盖的内端对合,从而使得左右侧的封闭环的内端相互压紧,防止外部粉状食品进入取料盖内,然后将取料盖插入粉类食品的包装袋内,通过对合取料盖形成的球状结构,可将被挤压的粉类食品向边沿挤压,仅仅将上层的粉类食品下压一部分进入下侧,直至插入一定深度后,可向外拉动把手,可使取料盖张开,张开瞬间,将压入下层的上层粉类食品拨至两侧,而取料盖撑开的空间会立即被下层粉类食品填上,重复握紧把手,两侧的取料盖立即对合盖住粉类食品,然后上提把手,将取样装置的取料盖对应实验杯上端口,重复向外拉动把手,同时左右倾斜取样装置,即可将取料盖内的粉类食品倒入实验杯内,因而在取料过程中,可有效减少上层粉类食品向下层粉类食品内混入量,不容易造成检测判断失误,解决了取料时,包装内上表面的粉类食品与下侧的粉类食品会大量混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侧纵向剖切左视示意图。
图中:1滑杆、2滑套、3限位板、4弹簧、5连接杆、6取料盖、7封闭环、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华,未经赵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3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生产用的粉料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水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