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灯转向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3923.5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3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军;童诚;周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正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4 | 分类号: | B60Q1/34;F21V23/00;F21V23/04;F21V23/06;F21W103/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2 | 代理人: | 王晓丰 |
地址: | 3151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灯 转向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尾灯转向控制装置,包括上壳和下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主板,安装在上壳和下壳内;
旋转编码开关,与控制主板电连接;
专用插接公口,与控制主板电连接;
专用插接母口,与控制主板电连接;
所述的控制主板控制电路为:
电阻R2的第一端与专用插接公口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阻R7连接的第一端连接;
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与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1的第一端与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IGBT M2的栅极与电C1第一端连接,IGBT M2的源极接地,IGBT M2的漏极与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5第一端与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并同时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U1的一号引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二号引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1的三号引脚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四号引脚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一号引脚与十档旋转编码开关的BCD1引脚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2的一号引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二号引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2的三号引脚与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四号引脚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一号引脚与十档旋转编码开关的BCD2引脚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3的一号引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3的二号引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3的三号引脚与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3的四号引脚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3的一号引脚与十档旋转编码开关的BCD4引脚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的第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4的一号引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二号引脚接地;光电耦合器U4的三号引脚与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四号引脚与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4的一号引脚与十档旋转编码开关的BCD8引脚连接;IGBT M1的栅极与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IGBT M1的源极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IGBT M1的漏极与专用插接母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灯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插接公口为塑料PBT材质,内嵌母金属接插端子及线束,用于与尾灯总成接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灯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插接母口为塑料PBT材质,内嵌公金属接插端子及线束,用于与汽车供电控制网路接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灯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为电子元件表贴到电路板上的组装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灯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开关为十档旋转编码开关,0-9十档编码,8421码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正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正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39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磁阻转子结构
- 下一篇:一种辅助前照灯的LED日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