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综合利用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4150.2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9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远;黄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旋力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2B37/24;F01K11/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4409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综合利用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包括炉体、固定开设在炉体一侧的进气口、固定开设在炉体另一侧的排气口、发电组件和运输组件,余热从所述进气口进入作用于所述发电组件后经排气口排出,所述炉体安装在所述运输组件上,所述运输组件包括底板、四个车轮、第一连接轴、连接器、第二连接轴和两个横梁,所述炉体的底部安装在底板上,两个所述横梁的末端与车轮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该发电装置与运输车进行连接,通过运输车将其运输到工作地点与烟囱进行连接,运输时可减小发电装置的拐弯半径,有效的提升了运输组件的灵活性,可以在转弯时或者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大幅度的转弯,确保发电装置的顺利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综合利用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发电是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等,此外,还有用多余压差发电的;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它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现有的余热锅炉由于其体积庞大,现场安装用于发电时都是采用吊车作业将锅炉与烟囱进行连接,搬运工作耗时长,且需要大量的人员配合来完成安装工作,余热锅炉不能安全高效的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即使有部分的发电装置采用轮子进行移动,由于其体积的庞大,导致发电装置拐弯时转弯半径大,容易发生碰撞现象,严重影响了其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余热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可以将该发电装置与运输车进行连接,通过运输车将其运输到工作地点与烟囱进行连接,运输时可减小发电装置的拐弯半径,提高其转弯时的灵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余热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包括炉体、固定开设在炉体一侧的进气口、固定开设在炉体另一侧的排气口、发电组件和运输组件,余热从所述进气口进入作用于所述发电组件后经排气口排出,所述炉体安装在所述运输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运输组件包括底板、四个车轮、第一连接轴、连接器、第二连接轴和两个横梁,所述炉体的底部安装在底板上,两个所述横梁的末端与车轮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横梁的中部均通过铰链与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横梁的末端与另一个所述横梁相反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运输组件拐弯时,同侧的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减小了转弯半径,增大了运输组件的灵活性,可以避免其在转弯时发生碰撞现象。
优选的,所述发电组件包括省煤器、蒸发器、加热器、锅筒、水箱、透平机和发电机,所述省煤器固定安装在炉体内部靠近进气口位置处,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在炉体内部靠近排气口位置处,所述蒸发器固定安装在炉体内部位于省煤器和加热器之间,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省煤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省煤器的出口与锅筒的下沉管连接,所述锅筒的上升管与加热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加热器的输出口通过蒸汽管道与透平机相连接,所述透平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发电机连接,所述蒸发器与锅筒的上升管连通,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或者废气从进气口进入到炉体内部,依次流经省煤器、蒸发器和加热器,最后经排气口排入大气,余热从高温降到排烟温度所释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蒸汽,水蒸气作用于透平机将水蒸气的热能转化为透平机的机械能,透平机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所述透平机为蒸汽式透平机。
优选的,所述锅筒的内部安装有汽水旋风分离器和波形板分离器,所述波形板分离器安装在汽水旋风分离器的顶部,进入锅筒的汽水混合物首先进入汽水旋风分离器,利用改变流动方向时的惯性进行惯性分离,被分离出的蒸汽进入波形板分离器,实现汽水混合物的二次分离。
优选的,所述水管上连接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炉体和运输组件之间设置有吸能板,吸能板能够有效的避免炉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而造成损伤炉体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旋力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旋力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4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可调式肩部护理枕
- 下一篇:冰箱冷凝器处环境温度的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