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井装备自动混合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4521.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2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蒙;李双鹏;李小兵;张力;张正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13 | 分类号: | G05D11/13;G05B11/42;E21B33/13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文涛 |
地址: | 72100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油缸 输出阀 主控制器 混合器 开度 角位移传感器 人机界面 第一电磁阀 操控模块 控制模块 混合物 电磁阀 电磁阀控制 动力模块 发送指令 控制系统 密度信息 自动混合 密度计 固井 反馈 检测 | ||
一种固井装备自动混合控制系统,包括人机界面、操控模块和主控制器,人机界面和操控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还连接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动力模块,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一旋转油缸,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旋转油缸,第一旋转油缸和第二旋转油缸分别与第一输出阀、第二输出阀连接,第一输出阀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阀控制模块还分别连接有第一角位移传感器和第二角位移传感器,第一输出阀和第二输出阀分别与混合器连接。密度计检测混合器内的混合物密度,角位移传感器将旋转油缸的开度信息,并将开度和密度信息反馈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结合密度和开度信息,向电磁阀发送指令,调整旋转油缸的开度,直至混合器内的混合物密度达到目标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井装备自动混合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固井车(或撬)是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装备,在油气钻采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自动控制系统是固井车(或撬)的关键组成部分,现有技术易导致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较低等问题。目前,混浆控制主要依靠操作者人工目测和凭经验判断最佳阀角开度,自动化水平低,系统运行不稳定,劳动效率低且作业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井装备自动混合控制系统,解决目前固井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井装备自动混合控制系统,包括人机界面、操控模块和主控制器,人机界面和操控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还连接有第一输出阀控制模块、第二输出阀控制模块以及动力模块,第一输出阀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阀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输出阀、第二输出阀连接,第一输出阀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阀控制模块还分别连接有第一角位移传感器和第二角位移传感器,第一输出阀和第二输出阀分别与混合器连接。
第一输出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旋转油缸和控制第一旋转油缸旋转角度的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主控制器连接,第一旋转油缸的驱动轴与第一输出阀的阀芯连接,第一角位移传感器与第一旋转油缸连接。
第二输出阀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旋转油缸和控制第二旋转油缸旋转角度的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主控制器连接,第二旋转油缸的驱动轴与第二输出阀的阀芯连接,第二角位移传感器与第二旋转油缸连接。
主控制器还连接有密度计,密度计设置在混合器内。
动力模块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和变速箱液压系统,发动机液压系统和变速箱液压系统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
主控制器还连接有雷达液位计,雷达液位计设置在混合器内。
混合器设有出口,混合器的出口处设有流量计,流量计与主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井装备自动混合控制系统采用高速数据处理芯片,高频雷达检测及全自动控制技术,系统二次自动调节控制参数,信号处理响应快、准确性高,可以快速建立作业模式并自动计算出灰阀的最佳开启角度,从而有效提高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固井作业时的安全可靠性和劳动效率,切实提升了固压装备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固井装备自动混合控制系统的系统组成框图。
图中,1、人机界面,2、操控模块,3、发动机液压系统,4、变速箱液压系统,5、第一角位移传感器,6、第一电磁阀,7、第一旋转油缸,8、第一输出阀,9、密度计,10、第二输出阀,11、第二旋转油缸,12、第二电磁阀,13、第二角位移传感器,14、雷达液位计,15、流量计,16、主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4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