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配氨加氨一体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8895.6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7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宙桦;黄万启;张洪博;刘涛;张瑞;齐超;刘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G05B19/0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配氨加氨 一体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自动配氨加氨一体机装置,自动配氨分别引入氨气和除盐水,通过采集氨水溶液箱内部的电导率和液位信号,使用PLC控制器对氨气电动阀和除盐水电动阀进行控制,控制氨溶液箱中的电导率和液位值达到所需区间,保证了进入水汽系统的氨水浓度具有稳定性;自动加氨使用前馈补偿PID控制方法,引入凝结水母管流量作为前馈量,采集此时除氧器入口的电导率值,通过PLC控制器运算后,使用变频器对加氨计量泵进行控制,保证除氧器入口电导率达到期望值,从而实现加氨量的自动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水汽系统化学加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全自动配氨加氨一体机装置。
背景技术
氨是热力系统用于金属防腐最常用的碱化剂,锅炉加氨技术是电厂汽水加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防止给水对金属腐蚀的最经济实用的办法。通过控制给水的pH值,而电导率是可靠性很高的信号,给水的电导率和pH值之间有换算公式,pH=8.57+lgSC,所以控制给水的电导率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给水管路的腐蚀和金属表面保护膜的破坏。
目前电厂从配置氨水到给水加氨系统都是人工操作,配氨时将买回的浓氨水按照比例添加至氨溶液箱,再补入除盐水,由于每一批次的浓氨水浓度不一,导致氨溶液箱中的氨水溶液浓度经常发生变化,使得加氨量需要经常变化;同时锅炉给水加氨采用人工操作方式,操作人员每天根据除氧器入口在线pH值(或电导率值),人工调节计量泵的频率,从而改变加氨量,水质控制指标不稳定,存在一定的设备腐蚀。
由于绝大多数电厂机组为调峰运行,负荷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水汽系统中给水加氨量的调整无法满足负荷频繁变化的要求,导致除氧器入口pH(电导率)的不稳定,不但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难度。鉴于此,需要有一种全自动配氨加氨一体机装置及控制算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配氨加氨一体机装置,在机组负荷频繁发生变化时,保证除氧器入口 pH(电导率)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全自动配氨加氨一体机装置,包括与氨溶液箱21连通的除盐水管道上依次设置的除盐水一次截止阀1、除盐水电动调节阀3、除盐水止回阀4和除盐水二次截止阀5,与氨溶液箱21连通的氨气管道上依次设置的氨气一次截止阀6、氨气电动调节阀8、氨气止回阀9 和氨气二次截止阀10;除盐水止回阀4和氨气止回阀9是为了防止氨溶液箱21中的氨水溶液回灌至管道中;设置在氨溶液箱21中的电导率传感器14和液位计15;氨溶液箱21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凝结水加氨点,管道上设置有加氨计量泵13,加氨计量泵13入口和出口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加氨计量泵入口截止阀11和加氨计量泵出口截止阀12,加氨计量泵13连接有变频器16;与锅炉给水系统的除氧器入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除氧器入口电导率传感器19,与锅炉给水系统的凝结水母管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凝结水母管流量计20;PLC控制器17连接除盐水电动调节阀3、氨气电动调节阀8、电导率传感器 14、液位计15、变频器16、除氧器入口电导率传感器19和凝结水母管流量计20。
所述PLC控制器17连接触摸显示屏18。
还包括分别并联在除盐水电动调节阀3和氨气电动调节阀8两端的除盐水电动阀旁路阀2和氨气电动阀旁路阀7,除盐水电动阀旁路阀2和氨气电动阀旁路阀7用于在除盐水电动调节阀3和氨气电动调节阀8出现故障时,手动的向氨溶液箱21中配置氨水。
所述的全自动配氨加氨一体机装置进行全自动配氨加氨方法,打开除盐水一次截止阀1、除盐水二次截止阀5、氨气一次截止阀6、氨气二次截止阀10,关闭除盐水电动调节阀旁路阀2和氨气电动调节阀旁路阀7;在触摸显示屏18上设置氨溶液箱21内配置氨水溶液所需的电导率以及液位值,PLC控制器17通过采集氨溶液箱21中的电导率传感器14和液位计15的电导率和液位信号进行PID计算,得出此时氨气电动调节阀8和除盐水电动调节阀3的开度指令并对其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88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安全帽
- 下一篇:一种制备水玻璃的液体计量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