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压式吸引器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0066.1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6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压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压式吸引器管,涉及外科用品领域,包括手持套管和通气调压阀,所述手持套管上设有通气调压阀,所述通气调压阀的阀体固定于手持套管中,阀体主通路与手持套管相通,所述阀体中部设有阀芯,阀芯相对于阀体可旋转,阀芯上带有通气孔,通气孔的直径与阀体主通路直径相同,阀体上端设置的旋钮控制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控制空气流通量的大小。本实用新型利用阀芯的旋转和通气孔的设计可精确调节吸除动力大小,有效提高手术精确性,减少意外发生,改变单纯吸引管路吸引力恒定的固有模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压式吸引器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吸引器管是一条单纯塑料制管路,主要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与患处(主要指手术切口),达到吸入并排除内容物的目的。在实际临床应用上,单纯吸引管路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缺点和不足亦显露无疑,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优化创新,问题如下:1、吸除动力因子主要取决于吸引器功率大小,不存在调压功能,所以并不能按需调节其管路压力,从而影响手术精细性、流畅性和安全性;2、目前使用的吸引器管是一条软制塑料管路,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术者手持操作,以至于定位不精确;3、首尾端口直接采用软管与负压吸引装置或者一次性吸引器头连接,装置的气密性无法保证。4,现有吸引管路不具有调压和关闭功能,术中负压装置产生的噪音持续存在,影响医务人员相互交流和情绪。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压式吸引器管。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压式吸引器管,包括手持套管和通气调压阀,所述手持套管上设有通气调压阀,控制吸引器管内气流大小;所述通气调压阀的阀体固定于手持套管中,阀体主通路与手持套管相通,所述阀体中部设有阀芯,所述阀芯相对于阀体可旋转,阀芯上带有通气孔,通气孔的直径与阀体主通路直径相同,随着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控制空气流通量。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手持套管与吸引软管密封连接并且相通,手持套管内径与吸引软管的内径相同,所述手持套管的总长度为198毫米,外径为13毫米,内径为6毫米。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阀芯露出阀体的一端设有旋钮,用以推动阀芯旋转。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阀体固定于手持套管中间靠右位置,所述阀体的外径为15毫米。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手持套管的左端套接单塔头皮管连接头,再连接市场通用现有品牌各种类型的吸引软管,右端设置有喇叭型接口,可以连接市场现有品牌各种型号的吸引器头;所述喇叭型接口的右端开口处外径为15.1毫米,内径为8.1毫米。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阀芯外径为8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依据手术需要通过调节通气调压阀控制吸引器管内气体流量,从而可精确调节吸除动力大小,有效减少因吸力过大引起的出血和软组织损伤,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2、手持套管部位便于把握,操作更稳定;3、右端接口处为喇叭型接口,更易连接负压装置,并适应多种型号的负压吸引头,操作更方便快捷;4、术中按需调节压力或者将其关闭时,可减少术中噪音,减轻工作人员紧张焦虑情绪,营造安静和谐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持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持套管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通气调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通气调压阀的正视图。
图中所示:1-手持套管;2-阀体;3-阀芯;4-通气孔;5-旋钮;6-喇叭型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0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型信息化机柜
- 下一篇:一种甲减患者体温护理磁疗保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