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0522.2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7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辰;李怀华;袁国强;李善付;李春胜;汪有泽;孙圣斐;刘志勤;窦莹;张慧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27/04 | 分类号: | A01D27/04;A01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蒜 联合 收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收获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存的人工收获费时费力,对行收获不能收获小行距的问题,该大蒜联合收获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安装有多个能够仿形挖掘的收获割台,机架后端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获割台和收集箱之间安装有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安装在收获割台下侧以及机架的一侧。根据地形起伏实现仿形挖掘,并根据种植农艺,调整割台间距,设置收获割台数量,实行对行收获;挖掘铲交替运行,功率消耗低,V带夹持适应性广,挖掘深度可调,收获损伤率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收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大蒜因有较强的经济效益而被广泛推广种植,目前,其收获主要以人工挖掘和收获机械挖掘两种,传统的人工挖掘使用小铲挖掘,劳动强度高,效率低;收获机械挖掘,一般是机械将蒜头起出地面,然后再由人工收集,将蒜秧切除,虽然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挖掘过程中,挖掘深度不能自动调整,损伤率高,且功率消耗大。另外,国内大蒜种植农艺不同,种植行距差异很大,大蒜收获以对行收获为主,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存的人工收获费时费力,对行收获不能收获小行距的问题,提供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能够一次完成大蒜的挖掘、夹持拔取、去秧等工作;根据地形起伏实现仿形挖掘,并根据种植农艺,调整收获割台间距,设置收获割台数量,实行对行收获;并且能够实现小行距作业时的双行收获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大蒜联合收获机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包括机架1,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机架前端安装有多个能够仿形挖掘的收获割台2,机架后端安装有收集箱3,所述收获割台和收集箱之间安装有输送系统4,所述输送系统安装在收获割台下侧以及机架的一侧;
为了便于将收获割台升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是:所述机架前端安装有升降滑道5,所述收获割台2安装在升降滑道5上;
所述升降滑道5上安装有2-6个收获割台2,每个收获割台相对独立,单独完成收获作业;
所述收获割台2安装在与升降滑道5配合使用的安装框架2-1上,包括安装在安装框架2-1一侧的大蒜夹持输送装置2-2,所述大蒜夹持输送装置2-2的下方、安装框架2-1上安装有挖掘组件2-3;所述大蒜夹持输送装置2-2的上端下侧安装有定长切割组件2-4,下端上侧安装有定深组件2-5;
所述安装框架2-1为长方体框架,包括下方的矩形框架A 2-10、上方的矩形框架B2-11,所述矩形框架A 2-10的左右连接杆上设有输送系统安装杆2-12,所述矩形框架A 2-10与矩形框架B 2-11之间后侧的立杆上设有与升降滑道配合的滑轨;
所述大蒜夹持输送装置2-2包括安装在矩形框架B 2-11上的动力输出装置2-20,所述动力输出装置2-20的输出端安装有大蒜夹紧拔取组件2-21,所述大蒜夹紧拔取组件2-21安装在输送导轨2-22上,所述输送导轨2-22的上端安装在矩形框架B 2-11上,中部安装在安装杆A2-23上,安装杆A2-23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矩形框架A的前连接杆上,所述输送导轨2-22的下端悬空;
安装杆A2-23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矩形框架A的前连接杆上,是指安装杆A2-23能够在矩形框架A前连接杆上左右移动,进而能够调整相邻收获割台之间的距离,设置收获割台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0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墨水生产用异向双搅拌桨搅拌器
- 下一篇:大蒜V带收获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