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1529.6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2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盛宴;蒋柱;吉思思;刘斌;汪澳;雷敏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健坪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G08B7/06;H04N7/18;H02J7/00;F16M11/22;F16M11/04 |
代理公司: | 44509 深圳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夏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锥 支撑柱 固定盒 本实用新型 声光报警器 焊接 转动 防护罩 建筑施工技术 无线通信模块 智能监控报警 红外探测器 转动支撑柱 摄像头 定位机构 施工现场 危险区域 支撑作用 控制器 挡板 挖坑 下移 埋设 把手 | ||
1.一种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设备,包括支撑柱(1)、螺旋锥(2)、固定盒(4)、防护罩(5)、定位机构(6)、声光报警器(7)、红外探测器(8)、控制器(9)和无线通信模块(10)和摄像头(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焊接在螺旋锥(2)的顶部,所述支撑柱(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1),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与固定盒(4)的底部焊接,所述固定盒(4)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罩(5),所述固定盒(4)分别连接有定位机构(6)、声光报警器(7)、红外探测器(8)、控制器(9)和无线通信模块(10)和摄像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外表面的底部螺旋套接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形状为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定位座(601)、蓄电池(602)、导电板(603)、卡座(604)、定位板(605)、定位块(606)、第一磁铁(608)、第二磁铁(609)和拉环(610);
所述定位座(601)的顶部贯穿开设在固定盒(4)底部的孔洞并与固定盒(4)活动连接,所述蓄电池(602)的底部卡接在定位座(601)顶部开设的凹槽内部,所述蓄电池(602)的顶部与导电板(603)上的电极贴合,所述导电板(603)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固定盒(4)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座(601)的底部与卡座(604)的顶部焊接,所述定位板(605)的侧面贯穿卡座(604)的侧面并与卡座(604)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板(605)靠近支撑柱(1)的一端卡接在定位块(606)侧面开设的卡槽(607)的内部,所述定位板(605)位于卡槽(607)内部的一端与第一磁铁(60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铁(608)的另一侧与第二磁铁(609)贴合,所述第二磁铁(609)固定连接在卡槽(607)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板(605)远离定位块(606)的一端与拉环(610)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608)和第二磁铁(609)的接触面的磁极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602)的输出端分别与声光报警器(7)、红外探测器(8)和控制器(9)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红外探测器(8)的输出端与控制器(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9)的输出端分别与声光报警器(7)和摄像头(1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摄像头(12)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模块(1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与外设的移动终端(13)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610)和把手(11)的外表面均套接有橡胶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健坪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健坪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15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红外探测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安防视频信号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