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抽真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1810.X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1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万礼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7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范丹丹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真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模具抽真空系统,该模具抽真空系统包括上模、下模、模具固定板和真空抽气阀,上模上设有上模芯,下模上设有下模芯,上模和下模合模后,上模芯与下模芯形成用于成型工件的型腔,上模上还设有注塑口,注塑口与型腔相连通,真空抽气阀设于下模上,真空抽气阀包括排气阀、检测阀和连接座,排气阀与检测阀间隙平行设置,排气阀、检测阀的末端均与模具固定板连接,检测阀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外侧设置有弹性橡胶,排气阀上设置有微型电磁阀。该模具抽真空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成型过程在可将型腔内的气体抽出而形成真空,使注塑出来的产品不会有气泡,注塑产品外表面美观,结构强度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抽真空系统,属于模具抽真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合模后的型腔内必然有一定的气体,在快速充模时气体会被包裹在型腔内,从而造成困气,导致成型后注塑件产生烧焦、气孔、缺料、飞边、流痕等不良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和质量。同时型腔内的压力也因气体压缩而急速升高,高压可能会导致模具钢铁发生变形,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针对注塑模具这一问题,常常采用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处理,现有的注塑模具抽真空系统多为整体式抽真空系统,即将整个模具整体放入密闭容器内,对密闭容器进行抽真空,从而达到对模具模腔抽真空的目的,这些设备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在模具设计中设计一种抽真空系统,在注塑填充前,对模具型腔抽真空,使其达成一定的真空度,且又能实时检测注塑腔内的压力,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模具抽真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模具抽真空系统,该模具抽真空系统包括上模、下模、模具固定板和真空抽气阀,所述上模上设有上模芯,所述下模上设有下模芯,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后,上模芯与下模芯形成用于成型工件的型腔,所述上模上还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与型腔相连通,所述真空抽气阀设于下模上,所述真空抽气阀包括排气阀、检测阀和连接座,所述排气阀与检测阀间隙平行设置,所述排气阀、检测阀的末端均与模具固定板连接,所述检测阀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外侧设置有弹性橡胶,所述排气阀上设置有微型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型腔外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排气阀和检测阀穿设的固定孔,所述排气阀和检测阀分别穿设于连接座的固定孔内。
优选地,所述排气阀、检测阀均设于型腔内。
优选地,所述模具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的支撑块,所述排气阀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通孔,检测阀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设于支撑块的指定位置中。
优选地,所述排气阀的一端设置有排气段,排气阀相对于排气段的一端具有一延伸段。
优选地,所述排气段的直径小于排气阀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排气段的横截面为扁核状。
优选地,所述模具固定板与下模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型腔的一侧连接有一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一侧连接有抽真空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该模具抽真空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成型过程在可将型腔内的气体抽出而形成真空,使注塑出来的产品不会有气泡,注塑产品外表面美观,结构强度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1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抗裂转角节点的装配式主体框架
- 下一篇:电动调角度的移动式液压登车桥